陸偉棋
陸偉棋
陸偉棋

希望和選擇

2021/09/02 04:13:59 網誌分類: 生活
02 Sep
          奧運後,社會從香港運動員歷史性的夢想成真中,回歸日常生活去,這個城市確是有點不一樣。最近看香港開電視的《小事大意義》,有兩個故事特別覺得有趣,都是人的故事。

          《尋回自我》跟隨更新人士葉錦輝(阿Dee),他曾因販毒及藏毒進出監獄二十多次,數年前,更曾有被監禁二十五年,一天,他走過上帝古廟,想到不想在監裏度過餘生,心念一轉,決心改過自新。

          他不止決心戒毒,還重拾放棄了二十年的馬拉松跑步,到新加坡參賽。往後,他開辦了搬運公司,招聘其他更生人士重投社會,還與其中幾位合資,開設了家舍,令他們在公餘能有瓦遮頭,可聚腳可與朋友傾訴,他後來又分享了當派飯義工的經歷,為一位露宿者辦身後事。

          更生人士的故事和困難,聽過不知凡幾,但阿Dee說來卻特別有說服力,一兩句說話已點出了這群邊緣人的需要:無論物質或心靈上的。

          另一個是《那一天他們會飛》,一群基層小朋友,透過一個義工計劃,首次坐飛機環遊香港。片中追蹤了數位小朋友,八至十一歲的,他/她們不僅未坐過飛機,有些人甚至連機場都未到過,平常上學為了省錢,寧願走路而不坐巴士。

          故事中其中一位受訪者文仔,唸小三,夢想是當工程師,足不出戶時愛把廢物製成模型飛機和車船,他親手摺了一堆紙飛機送給義工作答謝。飛機起飛降落,不過約一小時,但各人得到的體驗卻異常珍貴。

          這類軟性新聞故事,走紀錄片風格,很考採訪者經營及挖深故事的能力,這兩個故事,一中年一小孩,共通是完全沒煽情成份,很節制含蓄,透過社會邊緣人的故事,說的是希望、選擇。

          免費電視台興起真人騷,證明觀眾對社會真實面貌、真的人性有渴求。疫下兩年,香港經歷巨大轉變,不同社群故事(特別是弱勢社群)只會有增無減,傳媒可發揮空間很多,不止是把真人騷娛樂化。

          人的故事,沒有公式可尋,人生難得,人心難尋。是故,拍人,最難,不能感情用事甚或立場先行,有時連被訪者都未必能言之及意,如那群基層小朋友,但可貴是「真」。《尋回自我》不經意地捕捉了更新人士如何修補與社會的裂縫—透過幫助更弱勢的露宿者,由最邊緣處開展一個良性循環,重新找到自己的存在意義。

          阿Dee說「香港最缺乏是愛」,由他這過來人說來,特別鏗鏘有力。

        陸偉棋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