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
李若凡
李若凡

李若凡 - 黃金強勢難以複製 | 匯市焦點

2024/05/20 00:44:03 網誌分類: 經濟
20 May
        

今年以來黃金表現相當亮麗,價格一路向上,並於4月創下每盎司2431.5美元的歷史新高。回顧黃金創新高的背景,事實上並非所有因素都利好這個貴金屬。首先,由去年底到今年第一季,美國公布的一系列強勁數據,驅使市場不斷調整對聯儲局今年減息預期,預測的減息次數由6至7次,削減到1至2次。美國國債孳息率應聲上揚,其中10年期美債孳息率及實際孳息率,於4月分別上升至4.73厘和2.31厘。然而,零利率的黃金不但沒有受到打擊,反而不斷攀升。

  其次,隨着美債孳息率的上升,美匯指數也收復大部分去年底累積的跌幅。今年首季升值3.1%。這對於以美元計價的黃金而言,並非利好消息。

  第三,不論是俄烏戰事還是以巴衝突,於今年第一季都處於受控狀態。全球經濟也沒有出現陷入衰退的跡象。換言之,避險需求並不強勁,因此市場情緒也難以解釋黃金一枝獨秀的表現。

央行投資者市民齊增持

  第四,雖然投資者通常將黃金視為對抗通脹的資產,但事實上黃金與美國通脹率的正相關程度並不高。況且近期美國通脹比起過去兩年,已經明顯降溫。

  總括上述因素,不難理解為何ETF黃金持有量維持在2019年以來低位,並沒有跟隨黃金價格上升而增加。

  那麼為何黃金會不斷上升?這背後少不了實際需求的支撐。一方面,全球央行包括中國央行在過去逾一年時間內每月增持黃金,旨在外匯儲備的資產配置更多元化。另一方面,在市場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長期機構投資者包括保險和養老金也是黃金的主要買家。而見證黃金持續上升,同時擔憂通脹居高不下的普通市民,似乎也出現購買實體黃金的熱潮。當然,4月以色列和伊朗衝突引發的避險情緒,同樣為黃金帶來支持。

  雖然地緣政治風險快速消退,而且中國央行購買黃金的速度放慢,但近期美匯指數和美債孳息率由高位回落,再度支持黃金上升至接近每盎司2400美元的高位。

  在黃金表現強勁的情況下,其他大宗商品表現相對遜色。例如,彭博大宗商品現貨價格指數儘管有所上升,但仍較2021年的高位低逾20%。鐵礦石價格年初至今也下跌約20%。

  由此可見,在沒有央行需求加持,同時中國經濟仍然低迷的情況下,除了黃金之外的大部分大宗商品並不容易錄得強勁升幅,遑論創歷史新高。

  總括而言,有別於其他大宗商品,黃金創歷史新高背後的原因較為獨特,短期黃金可能在大宗商品市場內,維持一枝獨秀的表現。

李若凡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