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故事
新聞故事
新聞故事

拒「車神」美譽謙認新星 單車小將:我踩我的路

2014/03/14 08:41:11 網誌分類: 生活
14 Mar
        今年初勇奪首屆香港國際場地盃「第一金」,旋即被封為「少女車神」的港青小將馮郁淇(Esther),自小與單車結緣,八年前,還讀小四時,就參加青苗計劃,從此踏上專業車手之路。入選為港青成員快將四年,須同時兼顧學業及訓練,就讀拔萃女書院中五級的她坦言,明白學歷重要,目前以讀書為先,冀成功考上本地大學,更從未想過做「李慧詩第二」,她說:「我從來不以他人為目標。」

        記者:李凱倫攝影:林金展

        馮郁淇五歲時已學會踏兩輪單車,「八歲時,我參加『全港醒目仔單車大賽』,專給七至十二歲的人士報名,第一次參加就得到冠軍,之後就喜歡上單車。」比賽亦令她意識到自己的天份。小學四年級,她參加單車青苗培訓計劃,三年前更入選香港單車代表隊。

        接受單車培訓至今八年,充滿不少苦與樂。當中令Esther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是「環花東國際自行車大賽」。她說,曾先後三次參加有關賽事,但直至最後一次,即兩年前才成功完成,「(比賽路程)很長,踩到絕望。」

        挑戰台單車賽艱苦難忘

        賽事要求參加者兩日內完成約三百公里路程,在首次參賽時,她因「炒車」,被逼退出;第二次參賽,因完成首日賽事後太疲累,第二日竟在比賽途中睡着,「第一日我踩了三個多鐘,其間不斷暴曬,當中有不少上斜落斜路段,(第二日)我真的絕望、又『躁底』,所以放棄了。」經兩次失敗,第三次她終完成賽事,「我即時叫人幫我影相,作為見證。」

        比賽經歷固然難忘,但在賽場找到好朋友,亦未嘗不是樂事,「有一位女性朋友,自參加青苗計劃已認識,我們一同參加『環花東』。我們性格好夾,曾試過一同聽MP3時,一人一邊耳筒,卻分別向左走、向右走,最終相擁滾落樓梯……到比賽時,我們都會視對方為競爭對手,她上山快過我,但短途賽我快啲。」

        年紀輕輕,Esther已出戰多個大型賽事。今年初,更於首屆香港國際場地盃女子青少年五百米計時賽,勇奪金牌。「摘金」後迅即成名,「感覺好像平時踩單車時,每做一件事都有人監視你,盡量不要做一些違規事,不要讓旁人認得出自己。」

        對被封為「少女車神」,她直言不太接受,「你叫我少女無問題,但不要稱呼我為『車神』……好似神化咗,有少少過份,你叫我『新星』就可以了。」會否成為「牛下女車神」李慧詩的接班人?她直言,未想過當「第二個李慧詩」,「為甚麼要是李慧詩呢?為甚麼不是做自己呢?我從來不以他人為目標……我以自己為目標,辦得到會開心,辦唔到咪算囉,我睇得好開。」

        難拋棄學業未必轉全職

        「六成精神,已被單車佔據,學業只佔四成。」她坦言,兼顧學業及訓練很辛苦,但她不後悔「練車」,「這條路是自己選擇的。」但文憑試逼近,她坦言,目前會選擇以學業為重,希望能升讀本地大學,完成學業後,才考慮是否轉做全職運動員。

        
■要兼顧學業及訓練,縱然辛苦,但馮郁淇從不言悔。
■要兼顧學業及訓練,縱然辛苦,但馮郁淇從不言悔。
■今年初,馮於首屆香港國際場地盃女子青少年五百米計時賽「摘金」。
■今年初,馮於首屆香港國際場地盃女子青少年五百米計時賽「摘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