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故事
新聞故事
新聞故事

三本地作家談圖書館徵稅 我們渴望一份尊重

2014/06/27 08:41:20 網誌分類: 生活
27 Jun
        公共圖書館免費借閱服務受到挑戰,由出版社及作家聯合組成的「香港授予公共圖書館圖書借閱權聯盟」(下稱:聯盟),提出引入「授借權」機制,屆時公共圖書館可能收取每次三至八元的「借閱費」,幫補作家收入。有人質疑機制「搶錢」,但三位本地作家唐希文、朱佩君及項明生則指,機制只具象徵意義,反映政府重視知識產權,作家渴望的是一份尊重而非金錢。記者鄧逸明

        根據聯盟調查,有六成受訪者認為,因為公共圖書館有書可借,閒時不會買書。聯盟指,在一三至一四年度,公共圖書館中文書借閱次數高達四千萬次,借閱服務對本地著作銷量帶來重大打擊,估計為業界帶來約一億元損失,同時影響本地作家生計。

        正職為教師的小說作家唐希文指,這年頭很少人會當全職作家,因為收入視乎銷量,朝不保夕,即使對寫書充滿熱情,但收入不足生活,須另覓正職維持生計。「『授借權』機制更具象徵意義,反映政府重視知識產權,對作家的尊重。」她坦言,即使機制落實,相信分紅數額只是杯水車薪,僅具幫補之效,對作家生計影響不大,但能肯定本地作家的努力。

        項明生:提升作家創作動力

        另一位本地作家朱佩君說,曾聽聞台灣及日本出版社會津貼作家出國費用,在香港卻是天方夜譚,她認為「授借權」機制落實後,多多少少能補貼作家旅費。朱佩君又解釋,圖書館只須購入一本新書,即可無限次借閱,無償的借閱服務,作者卻未能從中獲得相應回報,等於剝奪作者辛勞的成果,正如早年流行的「租碟」舖,經營初期,已飽受爭議,何以無償的借閱服務卻無人注視。

        身兼電子遊戲公司行政總裁的旅遊作家項明生指,圖書館借閱服務某程度打擊書本銷量,出版社的經營環境愈見艱難,層層相扣下,作家生計亦受打擊。他認為,機制津貼細節仍可斟酌,但前提是不應將成本轉嫁給讀者,因免費借閱是社會福利一部份。「近年本地作家人才凋零,因作家之路艱鉅,可謂『不歸路』,少有年輕人願意投身寫作行業。」項明生歎指,現時市道艱難,加上電子資訊爆炸,年輕人寧願花時間在社交網站,也不願接觸書本,長遠下去,會成為惡性循環,寫作行業愈見萎縮,「授借權」機制有助提升作家創作動力,鼓勵新人入行。

        政府回應欠積極

        歐洲國家早有引入「授借權」的例子,如丹麥率先在一九四六年推行,但亞洲地區卻未有先例,三位作家均希望政府盡快引入「授借權」機制,一方面向作者作出經濟補償,另一方面提高對社會和知識產權的重視,給予作家應有尊重。聯盟指,早於本年二月向政府反映意見,但當局回應並不積極,計劃七月再與政府商談,至於機制引入與否,目前仍漫漫長路。

        
■作家朱佩君和唐希文認為,雖然「授借權」機制只具象徵意義,但能肯定本地作家的努力。
■作家朱佩君和唐希文認為,雖然「授借權」機制只具象徵意義,但能肯定本地作家的努力。
■身兼電子遊戲行政總裁的旅遊作家項明生認為,「授借權」機制的引入,有助鼓勵新作家入行。
■身兼電子遊戲行政總裁的旅遊作家項明生認為,「授借權」機制的引入,有助鼓勵新作家入行。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