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聲集
恒聲集
恒聲集

東南亞將成新「世界工廠」?

2015/05/29 08:41:34 網誌分類: 經濟
29 May
        有經濟專家預計,東南亞地區憑藉廉價的勞動力成本,漸漸獲得愈來愈多投資者青睞,估計未來十至十五年,有可能將接過中國「世界工廠」的頭銜。

        若有留意全球經濟發展歷程,過往曾經發生五次大規模的國際產業轉移,最近一次是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全球製造業紛紛向十三億人口的中國轉移,造就了中國成為「世界工廠」。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接收國際產業轉移和本身經濟結構調整,經歷多個發展階段:從勞動密集型的紡織成衣加工,到鋼鐵、造船、化煉行業,再到汽車、機械、電器製造業,目前微電子和資訊技術製造業已成鰲頭。例如,現在風靡世界的蘋果手機,雖然是美國公司的品牌,但是產品絕大多數在中國製造。

        隨着內地產業升級,一些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外移到東南亞等地,是正常現象。今後,中國「世界工廠」地位會否因此不保?未必,因為內地人口眾多和市場龐大,製造業多年來打下基礎,形成完整產業鏈,很難被取代。

        有報道說,去年流入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創下一千二百多億美元的新高,略為超過中國。東南亞地區勞動力充足,工資低廉,不斷吸引外來投資,但能否成為新的「世界工廠」,還得視乎當地政局是否穩定。

        作為投資者,最怕的就是地方動亂。然而,類似越南去年發生的騷亂事件,不僅是內地、台灣和香港的廠家,連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企業,都遭到衝擊和破壞,造成人命傷亡;印尼早前也發生排華暴亂,有華商被殺被搶;最近幾年,泰國爆發多次政變;菲律賓治安欠佳,綁架勒索案件頻生;此外,東南亞許多地方的罷工事件也不時發生,這些狀況,都會令外資望而生畏。

        除了政局因素外,東南亞經濟體系仍然薄弱,金融匯率容易出現危機。儘管勞動力和土地價格有很大競爭優勢,然而各國的教育水平參差,也缺乏完整產業供應鏈,基礎設施匱乏和電力不足,民族衝突和宗教矛盾長期潛伏,公務員存在嚴重貪污腐敗等問題,這些都是投資者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李秀恒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