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第十】

2015/06/29 10:59:13 網誌分類: 軍事和兵法。
29 Jun

【地形第十】

 

孫子曰:

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

孫子說:地形有“通”、“掛”、“支”、“隘”、“險”、“遠”等六類。

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凡是我可以去、敵人可以來的,叫做“通”;

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

在“通形”地區,要搶先佔據地勢高而向陽的地方,並保持糧道暢通,這樣與敵交戰就有利。

可以往,難以返,曰掛。凡是可以去,而不易返回的地方,叫做“掛”;

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

在“掛形”地區,敵軍如無防備,就要出擊戰勝他;如果敵有防備,我出擊不能取勝,就難以返回,於我不利。

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凡是我出擊不利、敵出擊也不利的地方,叫做“支”;

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

在“支形”地區,敵人雖然以利誘我,也不要出擊;最好是帶領部隊假裝離去,誘使敵軍前出一半時,我突發起攻擊,這樣有利。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

在“隘形”地區,(易守不利進攻)。我若先敵佔據,就要用重兵盈滿山谷、堵塞隘口,等待敵人來攻;

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

如果敵軍已先我佔據,並以重兵盈滿據守,那就不要進擊,若敵人沒有用重兵據守隘口,就迅速攻取他。

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

在“險形”地區,(山高谷深,險阻難行,進退都不利)。如我先敵佔據,必須佔據地勢高而向陽的地方待擊敵人;如果敵人已先佔據,那就主動率領部隊撤退,不要進攻它。

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

在“遠形”地區,(兩軍距離遙遠,不利遠征的地形)。雙方勢均力敵,只可使敵人來而擊破,不可前去挑戰,先出兵挑人求戰,於我不利。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以上六點,是利用地形而制勝的原則;這是將帥的重要責任,是不可不認真考慮研究的。

 

凡兵有走者、有馳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

軍隊作戰失敗的情況有“走”、“馳”、“陷”、“崩”、“亂”、“北”等六種。

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災,將[T1] 之過也。這六種,都不是由於天災造成的,而是由於將帥的過失所致。

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在敵我條件相當的情況下,如果攻擊十倍於我的敵人,因而失敗的,叫做“走”。

卒強吏弱,曰馳;士卒強悍,將吏懦弱,不能約束駕馭,因而失敗的叫做“馳”。

吏強卒弱,曰陷;將吏本領高明,士卒怯弱,不堪使用,因而失敗的叫做“陷”。

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

部將怨怒而不心服主將指揮,遇到敵人忿然擅自出戰,主將又不瞭解他的能力如何而加以控制,因而失敗的,叫做“崩”。

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

主將怯弱,號令不嚴,訓練教育不明法典,吏與卒職守無所遵循,佈陣行列或縱或橫,皆無節制,因而失敗的,叫做“亂”。

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

主將不能預料敵情的強弱虛實,以少擊多,以弱擊強,又沒有精選的先鋒部隊為骨幹,因而失敗的叫做“北”。

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凡此六種情況,是導致軍隊失敗的原因;這是將帥的重大責任,是不可不認真考慮研究的。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地形是用兵的輔助條件。

料敵制勝,計險隘遠近,上將之道也。

正確判明敵情,控制取勝敵人,研究地形的險易,計算道路的遠近,這些都是將帥必須做到的。

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懂得敵情、地形而用兵以戰的就必然勝利,不懂得敵情、地形而用兵以戰的就必然失敗。

 

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

所以,根據出師行軍實情確有必勝把握,國君命令說不要打,可以堅決地打;根據出師行軍實情不能取勝,國君命令一定要打,可以不打。

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於主,國之寶也。

故作為一個將帥,應該進不貪求戰勝的功名,退不回避違抗君命的罪責,只以保全民眾和士卒,且有利於國君為先決條件,這樣將帥才算是國家最寶貴的人材。

視卒如嬰兒,故可以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

將帥對士卒能像對待嬰兒一樣撫養,士卒就可以跟隨將帥同赴深澗;將帥對待士卒能像對待自己的“愛子”一樣,士卒就可以與將帥同死於危難。

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但是,對士卒過分厚養而不能使之赴敵勇戰,一味溺愛而不能制裁以威,違法擾亂也不能按律治理,這樣的軍隊,就好比驕養之子一樣,是不能用來打仗的。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

只瞭解我軍銳勇能打,而不瞭解敵軍勢強不可打,這是一勝一負,取勝的可能性只有一半;

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

只瞭解敵勢虛弱可以打,而不瞭解我軍士兵怯懦不能打,取勝的可能性也只有一半;

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

瞭解敵勢虛弱可打,也瞭解我軍精銳可用來打,而不瞭解地形條件不可以與之戰,取勝的把握仍然只有一半。

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所以,真正懂得用兵的將帥,行動起來沒有失誤,採取措施沒有困弊後患(行動起來不會迷惑,他的戰術變化無窮)。所以說:瞭解敵方虛實,瞭解我方強弱,就能必勝而不至於危殆,瞭解天時,瞭解地利,戰勝之功可以全得。

 [T1]考過填空

地形第十 TI HSING(Terrain) X
本篇為九變、九地的姊妹篇,先把戰場分為六種,論其性質與戰法,
次從軍隊的素質上分敗兵為六種,而喚起將帥的責任心。最後,又論
知已如彼,而加入知天知地,作為『全勝』的要訣,以完作戰篇的餘
意。
孫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
 這是孫子關於地形的分類,計有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險形、遠形的六種。
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
 
彼我的軍隊俱便於往來之地——土地平坦,四通八達,叫做通形;對於這種地形,宜先敵
佔領高峻而面於東南之地,并對後方的糧道,嚴加警戒(求其安全),及注意敵的迂迴等
而作戰,那是有利的。
在交通容易之地,應注意的是側方與後方。作戰綱要說:
作戰綱要為證
戰鬥間,最危險者,為『側方與後方』。故高級指揮官當決定戰鬥部署時,須豫除去此危
險,或為此妥定對付之策,豫防危險於未然。各部隊之指揮官,亦須按照上述要領講求警
戒之處置,當地形便於優勢之敵機械化部隊及騎兵活動或便於敵傘兵之降落等時,須亙戰
鬥之全經過,加以所要之戒嚴,且講求適宜對付之處置。
可以往,難以返,曰挂;挂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
不勝,難以返不利。
向敵進攻則易,退卻則難之地,叫做挂形;在這種地形,倘若偵知敵人沒有防備,則可出
擊而勝之;反之,敵人時加防備,而冒險出擊,既難取勝,又難退卻,結果必造成莫大的
不利。
 【挂形】挂為懸掛意,即往則順,返則逆,後高前低之地,例如我佈陣於山腹,而敵處於前
面的位置是;又可解為渡河而攻擊敵人的場合,或非進出隘路則不能攻擊平地之敵等。又有人評
為:像日軍過去進攻我國,深入內地至於太原、洛陽、宜昌、黔桂等地,正陷於此所說的挂形;
雖我以兵力懸殊,未能將其殲滅,但最後因屈於美國原子彈,便作全面投降了。
《孫子兵法新研究》電子版 地形第十
李浴日編著 1/11 世界兵學社發行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
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
 
彼我出擊俱不利的地形,叫做支形,在這種地形,敵雖以利(如弱卒、佯攻等)誘我,我
決不可上其當——出戰,宜引軍他去,以誘敵人出擊,俟其一半通過此地時,急速反攻之
有利。
【支形】為彼我兩軍可以互相利用以鞏固陣地的地形,例如兩陣地,其中挾著沼澤湖河,或
雙方十字交叉火網的原野等。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
之。
隘形之地,即在隘路的戰鬥,倘若我先敵佔領其地,必須塞其隘路口,即扼守其隘路口,
以為據點而待敵為宜;倘若敵先我佔傾之,且盈盈地(兵力充實)扼守著,則我不可輕率
地進攻,以免墮其術中;至敵扼守不完全,即兵力的配備有弱點,宜向其弱點攻擊之。
 【盈】同滿,在此處為佈滿兵力扼守意。【從】——攻擊意。【隘形】——非限於隘路的出
口:亦含山中的狹隘處,即隘路內的戰鬥。這種戰法,在步鎗大砲飛機末發明,單以密集集團—
—肉彈的衝破力而戰鬥的古代,如果敵在隘路的兵力充實時,則避之;不充實時,則擊之,那是
對的。又就海洋而言,例如地中海的直布羅陀海峽,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海峽,馬來半島的麻刺甲
海峽等,均可稱為世界的隘形之地。
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
也。
險阻的地形,不適於大兵的運動。倘若我先敵佔領之,必須佔據其南面的高地(便於展望
與射擊之地)以待敵;倘若敵先我佔據此地,則我必須引兵他去,不可作正面攻擊,即是
說,應講求迂迴機動的別種作戰。
作戰綱要
 關於在險峻的山地作戰,應佔據高陽之地。作戰綱要亦有同樣主張:
山地戰鬥,無論攻防,均須佔領可以瞰制敵人之要點,能佔領最高點,則雖少數兵力,亦
有俯瞰敵方動作,挫折敵人志氣之利。
 關於『引而去之』同書說:
《孫子兵法新研究》電子版 地形第十
李浴日編著 2/11 世界兵學社發行山地攻擊,須力圖迂迴以達成其目的。若狀況許可,則以一部牽制正面之敵,主力行大規
模之迂迴。
 要之,孫子所謂『引而去之』,是主張採取機動的用兵法,而戒傾全力從正面攻略的不可。
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
遠形是兩軍遠挾著中間地域,(如日美之於太平洋,日俄之於西伯利亞,遙相對峙的地
形)。這種地形,兩軍的兵力質量相等時,既難遠往挑戰,而誰先發動,就是誰立於不利
地位。
人為力量的可怕
 日俄之戰,俄國擁有龐大的陸軍,當時曾震駭了全歐,但戰場因是『遠形』的,以運輸的困
難,未能抽調優勢兵力來應戰,遂為日軍打敗。美日之戰,美國雖處於『遠形』,但美國以生產
力的雄厚,準備的充分,乃使用其優勢的陸海空軍,兩棲部隊,由逐島攻擊到越島攻擊,把日軍
打得落花流水,無從抵抗。由此可見人為力量足以克服自然的障礙,更可見一國不能專恃河山的
險固以防禦敵人,所恃者應為偉大的科學力,工業力。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上述六種地形,是地形的自然道理,而能活用與否,此為主將者責任之所在,故為主將者
遇此等地形時,非深加審察研究不可。
These six are the principles connected with Earth. The general who has attained a responsible
post must be careful to study them. (G)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
非天地之災,將之過也。
今就敗兵分為: 一、 走兵, 二、弛兵, 三、陷兵,四、崩兵,五、亂兵,六、北兵的
六種,但這六種敗兵的形成,決不是天時地理的作祟,完全由於為主將者不懂用兵的罪
過。
Now an army is exposed to six several calamities, not arising from natural causes, but from
faults for which the general is responsible. These are: (1) flight: (2) insubordination: (3)
collapse: (4) ruin: (5) disorganization: (6) rout. (G)
 日本漢學家公田連太郎說:『這節是承上文所說六地的利害,而說六種敗戰之道。勝敗不一
定僅因於地形的利害,而因於人事猶多,此為說人事。』
《孫子兵法新研究》電子版 地形第十
李浴日編著 3/11 世界兵學社發行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
彼我的軍隊,其素質、訓練與武器鈍銳及各種條件均略相匹敵,而為指揮官者,一任自已
的勇氣,乃以僅有敵十分之一的兵力往擊之,如卵投石,必致敗走,這叫做走兵。
卒強吏弱,曰弛。吏強卒弱,曰陷。
士卒強勇,而軍官懦弱,不能發揮統轄制馭之權,坐令軍紀廢弛,這叫做弛兵。反之,軍
官強勇,而士卒懦弱,軍官勇進,士卒不能伴隨,這種士卒,倘若帶往作戰,必致望風而
靡,弄得軍官身先戰死,全軍亦覆沒,好此投於陷井一樣,這叫做陷兵。
 【吏】指下級軍官。
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
主將不知上級軍官(大吏)的才能,用之不得其當,以致忿怒不平,不受節制,及遇敵
時,徒逞私怨,各自為戰,演成全軍好像山崩一樣的潰敗,這叫做崩兵。
 【懟】心中怨恨意。
將懦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
主將懦弱,亳無威嚴,對於士兵的訓練不精(軍事教育),且濫自變更軍官與士卒的職
務,弄至布陣時或縱或橫,亳無秩序,這叫做亂兵。
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
主將缺乏智謀,誤於敵人戰鬥力的推算,乃以寡兵與敵的衆兵合戰,以怯弱的兵衆擊強勇
的敵軍,且在軍的先鋒又沒配置選拔部隊(勁卒),弄至不能堅持作戰,僅望見敵人就後
轉而逃,這叫做北兵。
Generals, who are unable to estimate the enemy, who oppose small numbers to large,
weakness to strength and who do not put picked men in the van of the army, cause it to be
routed. (C)
【選鋒】是選拔部隊,即昔日歐洲所謂『選拔兵』或『擲彈兵』。又如拿破崙的近衛兵。在
日本,如新田義貞的中堅士,或諸將的旗本士,又如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的黃幌,及特種幌士。
在近世,這種特種部隊,尤有使用之。要之,這是為先挫敵鋒,或為突破重要陣地,或為馳援陷
於死地的友軍而使用的。若以對照近世的戰況,亦相當於強力的豫備隊或飛機隊、戰車隊、炮兵
《孫子兵法新研究》電子版 地形第十
李浴日編著 4/11 世界兵學社發行隊。假設誤了敵情的判斷,以少合眾,以弱擊強,而有可供馳援的強力豫備隊或飛機隊、戰車
隊、炮兵隊,也不會敗北的。
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上述六項,都為取敗之道,而如何講求避免之,此為主將者責任之所在,故非詳加審察不
可。即是說:第一項要量力; 第二第三項對於軍官(各級幹部)與士卒要妥為配合;第
四項要謀高級指揮官與下級指揮官的融和;第五項要能御下;第六項要能正確判斷敵情。
吳子說:『昔之圖謀國家者必先教百姓,而親萬民,有四不和:不和於國,不可以出軍;不
和於軍,不可以出陳;不和於陳,不可以進戰;不和於戰,不可以決勝。』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阨遠近,上將之道也。
原來地形之利,不過是用兵上的補助要素而已。說到用兵的根本,第一在於先知敵情,對
之而定勝算,及至交戰時,又精密計量地形的險阨,彼我距離的遠近等等,以求易勝,這
是高級指揮官(主將)唯一的任務。
Ground is the handmaid of victory. Ability to estimate the enemy and plan the victory: an eye
for steepness, and command distances: these are the qualities of the good general. (C)
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此——指上文,故知此而善用者戰可取勝;反之,必打敗仗。
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
也。
為主將者的權限責任,於此更應特別注意的,即:主將在戰場上對於敵人,律以戰法,
(基於敵情地形的判斷,所定的戰略戰術),已有必勝的把握,為元首(君侯)者雖下令
勿戰,但不顧命令,實行作戰,是可以的;反之,律以戰法,不能取勝,為元首者,雖下
令必戰,認為戰則必敗,縱不奉行,也是可以的。
魯氏言之過火
孫子在本書中,屢言為元首者不可干涉戰場上的軍事,主將在戰場上應有至高獨立之權。但
魯登道夫將軍卻比孫子更進一步倡導謂在戰時主將不獨對於軍事應有至高獨立之權,而且應有指
揮政治之權,彼在全體性戰爭一書上說:『凡人之勝任主帥者,即應立於最高之地位;反是則於
戰爭有害無益。惟有居於此最高之地位,其行事乃有統一性與強力性,而後能殲滅敵人,以維持
民族之生存,彼之行事範圍,無所不包,猶之全體性戰爭之無所不包;關於國民生活之全部範圍
《孫子兵法新研究》電子版 地形第十
李浴日編著 5/11 世界兵學社發行內,主帥為其決定者;主帥之意志,即為一切之標準。』又說:『凡戰鬥力之各部份,成立於主
帥命令之下,主帥即對於陸軍部長與內閣總理之意見,亦得有所制裁,此乃世界大戰中之教訓,
而無可疑者也。主帥之地位,應無所不包,無所不管,其地位與腓特烈大帝同,乃余之主張。』
再說:『主帥應定下政治方面之大方針,俾政府切實施行,以為作戰之後盾。』其實,政治與軍
事不應分立,政治家與軍事家應融合一致,這是對的;尤其在今日民主國家裏,實行『以政治軍
』,正與孫子的道理若合符節。至說主將應控制內閣,支配政治,雖免弊病百出,動輒發動戰
爭,陷國家於萬劫不復之境;因此,魯氏便被人罵為『言之過火』,『無聊的軍國主義者』。而
孫子的主張,至今更見正確。
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而利於主,國之寶也。
進退是軍的進退,即上述的必戰與無戰。故在戰場上,進軍不為立勇功、求智名,退軍也
不畏避違背君命之罪,只是專心一志以謀士兵(民)的安全,而求有利於元首或政府為
務,像這樣純忠至誠的大將,真是國家之寶!
孫子要受英美人民愛戴
孫子如生在今日的英美,他必得英美人民所推崇和擁戴。因他主張『惟民是保』。今日英國
的人口很少,即美國的人口亦不算多,而且士兵多為富家子弟,自然生命極為寶貴;故在作戰上
以『保民』為第一義,仍可拋棄無數武器,不願犧牲生命。如無必勝的把握,或萬不得已,亦決
不作最後的犧牲。即巴頓將軍(美國二次歐戰名將)因打了一個傷兵的耳光,猶遭國會所反對。
雖然,戰爭之事,不能無犧牲,不過能以最少的犧牲而換得最大的戰果,甚至『不戰而屈人之
兵』,那是頂理想的,亦為良將之所以為良將。至於庸將劣將視士兵如雞犬,只為求個人的功名
富貴而驅他們去當炮灰,白白送死,那真是罪不容赦了。
孫子是老子之理想的實踐者
又,孫子所謂『不求名』,他不僅發此言,且是此言的實行者;彼為吳將,陷楚首都,震憾
齊晉,樹立希世之功,其功則歸於上官伍員,而不求名,所以左傳上,不載孫子之名。但孫子則
全壽以終,伍員則被賜屬鏤(劍),強迫其自殺,用馬革裹屍,投於揚子江,孫子於人事上真敏
於見機了,又足見孫子的出處進退,是老子之理想的實踐者。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谿;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
為將者倘若待遇士卒,好像慈母的愛撫嬰兒或愛子一樣,則我要投死於深谿時,他們也必
一塊兒跟著;這是說,我要去拚命時,他們也必一起地同去,生則俱生,死則俱死,不逃
避,不投降。
本節為曡句的同一意義。漢李廣與士卒同甘苦,故士卒各願為拚命,屢敗匈奴,可為證明。
證之老孟之話
《孫子兵法新研究》電子版 地形第十
李浴日編著 6/11 世界兵學社發行老子說:『慈故能勇……舍慈且勇,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
之。』孟軻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天下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又
說:『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再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
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彼此對照,更覺真理顯然。
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反之,厚恩士卒,竟不能驅使之;愛撫士卒,竟不能命令之;甚至士卒不守軍紀,也不能
正以刑罰,(這都是因為平素厚愛姑息太過所致,即不懂恩威並用);要之,這種士卒正
同那放蕩不拘的驕子一樣,萬不能用以作戰,戰則必敗。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
吾卒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以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
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
已曉得我軍可以攻擊敵人,而不曉得敵人有可擊的弱點,這僅得勝算的一半(勝五分,負
五分);反之,已曉得敵人有可擊的弱點,而不曉得我軍不足以攻擊敵人,這也是僅得勝
算的一半;又已曉得敵人有可擊的弱點,及我軍足以攻擊敵人,卻不知地形對於我不利,
依然僅得勝算的一半。要之,本節是說知已知彼及知地,方能得到十足的勝算;倘若僅知
其一或其二,而出於作戰,則勝敗相半,誰勝誰敗,等於未知數。
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
地,勝乃可全。
 
通曉兵法的良將,由於知己、知彼、知地,所以凡有舉動,即對於戰爭的計劃及行動,便
可以不犯錯誤,且能千變萬化,層出不窮。故可結論:曉得彼我的實情以作戰,固可確保
勝利;益以曉得天時與地形,可以得到萬全的勝利。
Hence the experienced soldier, once in motion is never bewildered; once he has broken
camp, he is never at a loss. Hence the saying:If you know the enemy and know yourself,
your victory will not stand in doubt: if you know Heaven and know Earth, you may make
your victory complete.(G)
戰勝要訣
孫子開始在謀攻篇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最後更在用間篇說偵知敵情與全軍作戰的
密切關係,而以最強力的言詞出之:『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這是何等重視『知』!
於此又說:『知己知彼,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總之,這是把知彼、己、天、地的
《孫子兵法新研究》電子版 地形第十
李浴日編著 7/11 世界兵學社發行四位一體,當為戰勝的要訣的。下面我且舉出一些戰例來:(見大場彌平的孫子兵法)
拿破崙征埃及的失敗
拿破崙遠征埃及,因為不知氣候那樣的酷熱,不得已地回師了。彼進擊莫斯科的慘敗,也是
因為不知天地,尤其對於俄國的地質沒有經過實際調查,為其最大缺點,當進軍於泥濘潮濕之地
的時候,迫得捆束樹枝,倉卒造路以通砲車,但通過後樹捆便解裂了,遂使糧秣運輸的輜重車輛
不能前進,像那樣才智蓋世的拿破崙,竟克服不了自然的阻力,全軍與敵人主力未交戰前,飢餓
已襲來了。
對於天地的透視,是豐臣秀吉的偉大,當攻擊小田原城時,彼已算到糧秣輸送(大軍所賴以
給養)的不容易,因此便計劃海上輸送;為渡有名苦海的遠洲灘,特擇於波平浪靜的春天;這是
秀吉的周到,同時亦可謂為善於知己、知天、知地的了。
此外,尚有知天地彼己,且善於利用天時的,是原田種之所導演的『一二八一年之戰』。
原田的知天知地
日軍憑文永之戰而領略蒙古軍之戰法,又深知與彼對抗的自己實力,更由防守九洲,亦已試
驗完畢地形上的價值,所以知了彼己地三者的日軍,所剩下的僅是天時問題了。然而原田種之,
彼不僅知天,更進而將之利用於戰略上。
天之戰略的利用是怎樣呢? 盡人皆知,日本有所謂二百十日前後(七月間)之颶風的獨特,
原田種之以此足以瞞過渡海而來的蒙軍,可一舉而殺滅之,其明其智,真足驚人!
日軍的守備司令官原田種之欲利用這颶風的作戰計劃是一貫的,為先使蒙兵一步不能踏入日
本的國土,便在北九洲一帶的海岸築起保壘來。
一二八一年夏五月,蒙軍的兵艦數千,旌旗蔽天,浩浩蕩蕩而來,日軍便以輕艦奇襲又奇
襲,強襲又強襲,出其死力而抗拒彼的上陸;不獨抗拒,而且逐次將蒙艦窮追於松浦海上之孤島
的鷹島,但鷹島對於種之在戰略上欲利用天時有何關係呢?
原來鷹島是低氣壓中心所常通過之處,而且潮流急激,航行困難,天與地的最險之境。
可憐的神風隊
這樣綿亙數旬之久的連戰連鬥,被驅逐的蒙艦,愈照彼豫定計劃而集中於鷹島,種之快哉大
叫:『賊多集於鷹島之風角,待著鏖戰之期吧!』果然,七月之晦,狂風暴雨襲來了,蒙艦數千
好像樹葉般的被打得翻覆破碎,人馬漂溺無算,威風凜凜的十萬雄兵,結果生還者僅得三人,後
世日人把這次狂風,叫做『神風』。(以上係大場彌平的話。可笑得很!日人過去偶一乘風力以
覆敗蒙艦蒙軍,便洋洋得意,名為『神風』;但到這次太平洋之戰,知此種『神風』,已成過
去,乃改用飛機作決死的進攻,名為『神風隊』以制美艦美軍,冀阻止其登陸,再來一次大捷;
但精神的幻想,終敵不住高度科學的利器,即無從阻止美艦美機的進攻,及原子彈的投擲,只得
無條件投降,不如今日日人將何以解嘲?)
《孫子兵法新研究》電子版 地形第十
李浴日編著 8/11 世界兵學社發行 ○ ○ ○
希特勒征蘇的失敗 盟軍登陸的成功
可是『知天知地』不特在古代軍事上占更要的地位,即在現代依然足以影響戰爭的勝敗。像
在二次大戰中,希特勒進攻莫斯科的失敗,主要的即由於『冬將軍』作祟,正如美國馬歇爾將軍
致陸軍部兩年報告書上說:『德國最高統帥部對冬季作戰全無準備,不期氣候驟然一變,德軍遂
罹浩刧;由於紅軍的抵抗及一九四一年聖誕節前後之大風雪與不適時令之嚴寒,德軍戰略遂告失
敗。』又像盟軍的登陸諾曼第,艾森豪威爾將軍事先曾派員到該處海灘取回砂石及粘土試驗,即
研究其應力的大小,計算其可載的重量,以準備適切的登陸武器;且知該處無可供登陸的碼頭,
乃決由英國製造兩個人工海港,以減少障礙。這是關於『知地』的。至關於『知天』:據馬歇爾
將軍於同書上,亦有一段的敘述:『至於進擊之標的日期與時間之選定,則須對於氣候、潮頭、
光綫三種有利元素之合併能作一種精密的預測。欲期空中活動之有利於進行,自以月光之夜可
取,於是選定其日為六月五日,嗣以氣候清明而不甚利,乃更定為六日。數百之艦艇,由英格蘭
西岸之遠港出發,皆已將近進攻地區矣;此等艦艇之集中於南岸,皆須由於僻徑而來,或設法
尋找掩蔽,此最後決定之標的預料其必有大風,且海中巨浪猶未息,然欲擇一潮頭與月光俱利的
另一時機,勢必延緩數星期之後。於是艾森豪威爾上將遂作前進之命定決意矣。』由于此舉出乎
德軍意料之外,遂得乘虛擊破德軍防綫,造成諾曼第登陸的偉大勝利,直搗德國的『歐洲堡
壘』。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