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解碼
財金解碼
財金解碼

反TPP圍堵 十三.五催谷 國策股蓄勢待發

2015/10/22 08:41:36 網誌分類: 經濟
22 Oct
        美國牽頭的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日前成立,有分析認為,中國為了反圍堵,「十三‧五」規劃將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一帶一路」受惠股有望在末季再度炒起,其中基建及鐵路設備股屬穩膽之選,重型機械股可視為冷吼目標。同時,市場預料中央會進一步谷內需,服務行業如旅遊、醫療保健及非銀行類金融服務,前景看高一線。

        以美國、日本為首的12個國家,近日宣佈達成TPP,建立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產值佔全球四成。由於TPP由美日主導,是美國總統奧巴馬亞太再平衡政策的核心部份,故有「圍堵」中國的意味。

        從經濟層面看,根據人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和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肖明智聯合撰寫的文章指出,如果中國不加入TPP,會因此損失2.2%的經濟增長;雖然中國的紡織、服裝、電子設備產業將得益,但採礦、化工、汽車等產業則會受到一些衝擊。

        所以,有意見認為,中國勢反圍堵,在即將制定的「十三.五」規劃中,會多談如何提升海外競爭力。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指出,要推動全球治理,意指要加強與其他國家溝通,共同面對和解決問題,可見中央十分重視「走出去」。

        積極「走出去」反圍堵

        同時,中國官方上周一宣佈,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五中全會)於下周一至四(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主題是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談論多時的五中全會終有明確舉行日期,「十三.五」規劃將會制訂,加上習近平周一(10月19日)起訪問英國,以及市場憧憬人行短期將再次放水如減息降準,市場資金流動性有望增加,有利後市表現。港股在五中全會舉行前回勇,恒指上周累升609點,升幅達2.71%,上周五收報23067點,企穩23000點大關。

        儘管中國經濟增長減速,市場預期中央會將經濟增長目標由7%下調至6%至6.5%,不過,為防範美國聯同其他國家圍堵及保經濟,即將舉行的五中全會可能提出加快「一帶一路」步伐,以及進一步推動亞投行發展,因此「一帶一路」概念股,例如基建、水泥、鐵路及重型機械股有望受惠,並於第四季跑贏大市。

        摩根資產管理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表示,中國改革會持續,料「十三.五」規劃將涉及過去6至12個月提及的改革,包括國企改革、金融改革、「互聯網+」及「一帶一路」,相信內容不會有太大改變,但可能以不同包裝推出,如同「新瓶舊酒」。

        然而,許長泰指出,國企改革涉及行業合併整固,這會出現裁員,對社會穩定造成問題,所以國企改革可能拖慢來做。至於「一帶一路」,他認為,問題之一是中國如何與中亞及西亞國家商議,由於涉及經濟及外交層面,相信非一時三刻可做到,因此風險高,不過有助許多公司融資,故相關行業可以考慮。

        基建鐵路股率先炒

        中國銀盛首席策略師郭家耀指出,除了海外定單,內地本身對基建有需求,因中央為保經濟增長,會做更多基建投資,預期「十三.五」規劃於「一帶一路」的着墨會更多,對相關股份起刺激作用。

        「一帶一路」概念中,郭家耀認為,當落實動工,重型機械和水泥股份才有機會受刺激,所以宜先吼實基建鐵路股。他指出,即使未有海外定單,內地年頭已開始增加基建投放,預期今年盈利將提升,雖然基建股近日見反彈,但預測市盈率仍處單位數字,估值合理,屬穩健之選。

        不過,三大基建股中鐵(390)、中鐵建(1186)及中交(1800)毛利率低,「利錢」有限,故郭家耀建議不如留意製造鐵路組件、系統訊息及動車的鐵路相關股份,如南車時代(3898),除受惠基建增加外,毛利較高,相對同業估值可享溢價。

        「新中國」思維揀內需股

        一中證券高級分析員徐滿光則指出,三大基建股業務並非完全重疊,各有各位置,因此都可留意,其中中鐵建於10元有較大支持,可於11元以下買入。他認為,重型機械股亦可受惠「一帶一路」,行業首選為中國機械工程(1829),原因是該公司為一站式綜合承包商,承包各類機械設備;反觀,同業如中聯重科(1157),以產銷混凝土機居多,因此揀中國機械不用擔心只受惠單一類工程,一旦調整至50天線約6.4元不妨吸納,上望8元樓上。

        同時,市場預料「十三.五」規劃將進一步谷內需、保經濟,故基金界近乎一致認為,內需行業中長線前景秀麗。許長泰表示,中國PMI一直處於低位,短期看不到有甚麼理由反彈,不過許多人用「舊中國」去睇中國,其實「新中國」的情況跟以往不一樣,其中服務業已佔中國整體GDP約48%。

        許長泰指出,過往市場會看全中國用電量,的確是不太理想,惟拆開去看,製造業雖收縮,但服務業徘徊於5%至10%增長,仍維持穩定水平,反映中國消費者購買力強勁。

        可是,中國公布的經濟數據為人詬病,因往往存在「水分」,但許長泰指,如用不同國家的數據看,日本、泰國以至新加坡公布的旅遊數字,中國出境遊客過去一年有約50%至100%增長,可見雖然7月份A股下跌,但無減他們出外消費意欲。

        此外,隨中國人民收入增加,預料對旅遊及保健醫療需求有增無減,許長泰表示,非銀行金融服務,例如保險、資產管理有龐大需求,因此內險股和證券商股可留意。

        中旅追落後睇四元

        徐滿光亦指,內地民眾富起來,外遊意欲強,旅遊概念股值得看好,行業中可吼實二三綫紅籌股香港中旅(308),因該公司近幾年積極改革,致力吸引較高端的中產客戶,相信今年業績有突破。走勢上,中旅有機會追落後,調整至2.7元不妨吸納,目標看4元。

        財金解碼本報記者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