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聲集
恒聲集
恒聲集

港以創科推動再工業化

2017/02/14 10:44:03 網誌分類: 經濟
14 Feb
        特首梁振英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用了不少篇幅談創科及「再工業化」,認為這是提高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速度的新動力。

        為了推動「再工業化」,特區政府打算投放180億元,以完善香港的創科生態系統,資助大學進行中游及應用研究、資助業界利用科技升級轉型,以及扶助初創企業發展等各種新措施。

        這比起去年《施政報告》總共預留了45億元,分別給予創科局、成立「創科創投基金」,以及設立「創科生活基金」,今次明顯大手筆得多了。

        創新與科技是現今國際競爭的「制高點」,亦是經濟增長和發展成新興產業的引擎。筆者期望政府的投放,能發揮「催化劑」的作用,帶動社會和海外資源的投入,使本港的「再工業化」能夠早日有成果。

        因正如特首梁振英所言︰「香港的創科應用,多方面明顯落後於中國內地」。這是實情,所以若再不急起直追,將會被愈拋愈後。

        但要注意的是,香港的工業生產線已北移(尤其是珠三角)多年,本身可算是香港工業的境外延伸,以香港的環境和條件,已沒可能走回頭路,返至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般,每天一批批藍領到工廠返工,那是不切實際的。

        所以政府推行「再工業化」,必須與港企在內地生產線的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把支援「珠三角」港企的產業升級列入創科的範疇,才能收到相得益彰之效。

        嚴格來說,創新和科技是兩回事。研發科技需要大量資源及時間進行科研,成效並非一時三刻便可看到;但創新則不同,創新主要是講求創意,把一些現有的東西加以變化,運用已掌握的科技把其精化或優化,在設計和構思方面推陳出新,只要配合到社會的潮流,迎合到消費者的喜好,便有成功的機會,經濟效益立竿見影。

        其實,香港有不少科學發明品在國際上獲獎,成績斐然,當中包括很多國際的校際創科比賽,香港學生經常屢獲殊榮,說明本地的年輕人一向腦筋靈活,極具創意。

        但是,這些獲獎的發明,到底是甚麼東西,對人們的生活會帶來甚麼影響,沒有多少個香港人知道,包括商家和投資者。

        所以很多發明品得獎後,由於缺乏資金和門路將之產業化,便如泥牛入海,消失得無影無蹤,殊為可惜。而今,由特區政府牽頭,銳意把「官、產、研、學」結合,將發明品或創意設計直接商品化,相信可讓香港的競争力再次振興。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李秀恒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