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人熱事
紅人熱事
紅人熱事

深刻文學電影 發哥最強港DNA

2017/06/05 08:41:13 網誌分類: 生活
05 Jun
        你可知道1905年至2000年,香港總共製作了幾多部電影?答案是9,094部,其中有近兩成是改編自文學的,文學對港產片十分重要。

        《傾城之戀》演文藝青年

        《香港電影的文化記憶──從文學到電影的跨媒介轉換》以1980年來,由文學改編的香港電影為討論對象,這也剛剛好,事關我在此時,以電影為主要的娛樂消費。對於1984年上映的《傾城之戀》,我是最有印象的,原因就是周潤發和繆騫人──校園最受歡迎的一對電視熒幕情侶!讀書時,我曾在旺角近火車站見過發哥,當年,他對街坊朋友不如今天的熱情,反而是帶點冷峻,一副憂鬱文藝青年的模樣。我不介意發哥沒有跟我這個路人甲揮手打招呼,令人驚喜的是我好像看見一位活在小說的人物,如夢似幻的在我身邊走過,當知道他要演張愛玲小說中的范柳原時,我怎可以錯過?

        作者提到,1980年代中期開始,香港電影出現一股「上海懷舊熱」,還有「民國題材」也很紅,是與中英談判、九七大限的社會氛圍有關嗎?看戲的觀眾可沒有想得太多。當年周潤發演技最大的亮點,就是那份年少輕狂、風流不羈,不過,由他來演一個留學英國、歸來上海的華僑,我可沒有感受那份應有的氣質。他太「香港化」了,從眼神到擁抱,都具有強烈的「維多利亞港」風格,相比起戲中演四爺的金川,後者令人信服他是來自那個時代、那個門第的,分別是四爺是個破落的紈絝子弟,前者是洋洋得意的富二代。我當時NoComplaint,看慣了《狂潮》的周潤發和繆騫人,再加上汪明荃唱的主題曲︰「燈醉人醉目光中相聚,燈影裏共醉互相靠着睡,溫暖懷裏人亦在半醉……」,這真的才是我杯茶。

        《讓子彈飛》有賭神DNA

        作者在書中分析多部香港的文學電影,非常之不經意地流露她對九七之後,回歸中國,天地萬物受內地化影響、「香港本位」逐漸失去的感覺。有那麼在意嗎?有那麼嚴重嗎?若不是作者的不經意提出,我可沒有回憶當年未回歸的周潤發,是如何把一部上海背景小說,徹底的「香港化」。二十多年過後,千錘百煉的周潤發與內地的大腕同場演出《讓子彈飛》,原本戲是四川地道口味,並帶有中國幻覺現實的文學風格,可是氣場過人的發哥,硬就是把土豪惡霸黃四郎,演成三分帶有《賭神》DNA的活寶貝。我認為這是「萬綠叢中一點紅」,若非發哥保持自我,恐怕本片看來沒有如此精采(至少我們香港觀眾感覺如是)。就算看配上四川話的版本,黃四郎依然像拿香港身份證的周潤發,印象中內地觀眾沒有批評發哥的「香港化」,都不打緊了,本片票房是6.59億元人民幣!

        關於「香港本位」、「內地化」的問題,本地電影界的代表人物,近年談得很多,我總覺得癥結在於信心(對市場)和自信(本身實力)。事實上,內地電影Fusion香港電影是日後必然要走的路。

        也談《西遊記》無厘頭

        本書另一個有趣的題目是談《西遊記》和後現代主義,理論上,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系列屬「無厘頭」。「無厘頭的特徵有如︰在傳統的喜劇敍事模式中糅合武俠片、神魔片、愛情片等多種類型電影,在戲謔、拼貼和糅雜中顛覆正統、嚴肅、崇高。」作者指出,「(《大話西遊》系列)所以不具備後現代主義的特徵,與無情節、無邏輯、碎片化的後現代主義影片不同。」

        關於以上的論述很可貴,難得有人挑出周星馳電影的理論化一面,讓大家更加了解影響整個內地,影響不止一代觀眾的香港電影流派,原來是這樣的。如果你覺得以上文字仍未能教你開竅的話,我可以作一個簡單通俗的比喻︰「無厘頭」即是「乜都有」,就如香港馳名的車仔麵,師傅周星爺任意而精心給你來一碗「樣樣齊」,教你驚喜不已,甚至感激流涕,你發夢都未想過車仔麵原來可以如此交集、如此精采。

        至於後現代主義電影,賣點與重點是在於解構這門功夫。同是車仔麵,後現代師傅把食材的味覺、口感、質地、形態完全打散,再重新「組合」成一碗如乾冰化霧的「樣樣齊」,完全不是你可以想像得到的。各位觀眾,這就是份子料理。

        份子料理也不是高不可攀,你我童年都經常接觸,這就是棉花糖。蔗糖的晶體被分解,變出如同棉花的幼絲,神奇了吧。特點是又平又平民化,然而又是百分百的份子料理。「無厘頭」電影看得多,幾時有「棉花糖」電影?我非常期待。

        文:王文宇圖:星島圖片庫

        
■周潤發(左)和繆騫人(右),是當年校園裏最受歡迎的一對電視熒幕情侶!
■周潤發(左)和繆騫人(右),是當年校園裏最受歡迎的一對電視熒幕情侶!
■《讓子彈飛》輕易奪得6.59億元人民幣票房。
■《讓子彈飛》輕易奪得6.59億元人民幣票房。
■《西遊記》的「無厘頭」,簡單通俗的比喻就是「乜都有」。
■《西遊記》的「無厘頭」,簡單通俗的比喻就是「乜都有」。
《香港電影的文化記憶──從文學到電影的跨媒介轉換》p/  作者︰李冰雁p/  出版︰三聯書店p/  售價︰$98
《香港電影的文化記憶──從文學到電影的跨媒介轉換》

  作者︰李冰雁

  出版︰三聯書店

  售價︰$98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