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聲集
恒聲集
恒聲集

大橋行車應不限「兩地牌」

2017/09/29 08:41:37 網誌分類: 經濟
29 Sep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徐欣最近在一個公開場合透露,他相信港珠澳大橋今年底能夠實現全線通車,而他希望所有車輛都能使用這條大橋,因為若只限有兩地牌照的車輛方能通行,那麼人流、物流都會受到巨大限制,將難以取得投資回報,發揮不出經濟效益,這非常可惜。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事關大家對這大橋寄望甚殷,相信可以帶動港澳及粵西的互動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產生重要作用。但能否如願,車流量將成為決定因素。

        大家都知道,現時往來香港與內地的所有跨境車輛,都必須要有「兩地牌」,否則「NOWAY」。按大橋的設計,每天可容納二十萬架次穿梭,但目前香港有「兩地牌」的汽車只得約五萬輛;另外,據貨櫃車從業員稱,「雙牌」貨櫃車現在有一萬五千輛,而每天使用大橋的貨櫃車估計只有五千至七千輛。換言之,若大橋限定只有「兩地牌」車輛行走,使用率會明顯不足,若如此,就談不上甚麼效益了。

        雖然本港運輸署和廣東省公安廳本月初開始,接受行駛大橋的香港跨境私家車配額申請,只要在廣東省投資企業三年內納稅達十萬元人民幣,或在廣東省捐贈興辦公益事業的累計金額達五百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香港居民,以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都有資格申請,但配額得三千個(有效期五年)。

        同一時間,內地亦接受行駛大橋的內地跨境私家車的申請,配額更只得三百個。可以想像,就算多了這三千三百個「兩地牌」,對增加大橋的車流量根本沒大幫助。須知道,大橋通車後,駕車從香港出發前往珠海,將由現在逾三小時減至不需一小時,何等方便。可是若因受限於只許「兩地牌」車輛使用,令眾多車主只能望橋與興歎,一來是資源浪費,二來亦失民心。

        國家提出要打造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粵港澳大灣區,這需要粵港澳三地緊密合作。港珠澳大橋將會是大灣區最具象徵性的地標,如果這條大橋也未能發揮最大效益,說不過去。所以,研究如何能夠讓所有車輛都可使用大橋,應是三地政府的當務之急。正如徐欣所言:「在技術層面不存在問題,冀三地加快磋商出台相應政策,令港珠澳大橋真正物盡其用。」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李秀恒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