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聲集
恒聲集
恒聲集

外勞不等同搶飯碗

2017/10/13 08:41:43 網誌分類: 經濟
13 Oct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到「社會若不正視勞動力不足的嚴峻挑戰,將大大削弱香港的經濟競爭力及社會持續發展」,因此當局會在確保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前提下,與持份者探討輸入外勞問題。

        「輸入外勞」從來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因這會令大部份打工仔擔心「飯碗被搶」而抗拒,更有勞工界一直把兩者畫上等號,只要一提起便無論如何反對,今次也不例外。但這種思維,值得商榷。

        有勞工界代表認為,當局可以設法釋放本地的隱藏勞動力,不一定需要輸入外勞。對於「釋放本地的隱藏勞動力」,筆者也十分認同,並曾以「輸入生力軍,留住老牌軍」為題,撰文向政府提出如何增加本地勞動力的建議,包括可鼓勵每年數以萬計未能進入大學之門的中學畢業生「邊工作,邊進修」,一來可為勞動市場輸入「生力軍」,二來亦可讓勤奮的年輕人透過進修而增加向上流動的機會;另方面,當局亦可提倡延長僱員的退休年齡,留住這批「老牌軍」,既可減少人才和人力浪費,並有助減輕社會福利負擔。

        事實上,近年政府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工夫,但問題是社會上仍有不少行業缺人情況非常嚴重,特別是護老、飲食、清潔及一些厭惡性的工種,不是老闆不肯聘人,而是乏人問津,不但阻礙了相關行業的發展空間,甚至令到服務水準下降。

        以護老服務為例,香港長者愈來愈多,若人手不足,就算特區政府建多少間安老院,老人家也難以得到妥善的照顧。再以飲食業來說,相信大家都發覺現時大部份的酒樓都「招呼不周」,並非酒樓有意怠慢,原因是出到比最低工資高的薪酬,也請不到足夠人手工作。

        把外勞視同「搶飯碗」也不公道。很簡單例子:本港現有三十多萬外傭,她們是搶了三十多萬本地「娘子軍」的飯碗,抑或是為社會釋放了大批「娘子軍」可投入到職場中,大家不妨評評理。該不該輸入外勞,應以客觀的環境因素和實際情況來探討,從社會整體利益着眼,進行理性分析,尋求一個勞資均可接受的共識,然後共同設計一套以不損害本地勞工現有權益為前提的輸入外勞方案,總好過一味「NOWAY」。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李秀恒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