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故事
新聞故事
新聞故事

古董醫生 妙手救文物

2018/01/12 08:41:07 網誌分類: 生活
12 Jan
        古董舊物,即使保持良好,使用得宜,也難敵歲月摧殘,需定期保養復修。文物復修師這個職業本就稀少,有經驗又能解決奇難雜症的「好醫生」,更是鳳毛麟角。有古董醫生之稱的復修師陳大成估算,現時本港古董復修師包括助手,總數不足二十人。如此少數,到底是工作要求太高,抑或太神秘,難以吸納新血入行?

        時光回溯到七十年代尾,沿着荷李活道行走的陳大成,望着各式古董總有疑惑「無理由咁完美」,直到讀中二落店幫父親做翻譯時,看到客人帶些「破爛」來維修,耳濡目染,漸有眉目:「啲古董應該係整過嘅。」預科時第一次落手嘗試拋光,喜獲客人讚賞肯定,驅使他高考後遠赴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攻讀Restoration(修復學),用四年取得學士學位,現在不論傢俬、時鐘、電器及畫作等古董,他都懂得復修,匠心獨運。

        專科學位畢業也要跟師傅

        修復師一般入行有兩條路:修讀學位文憑或「拜師」當助手,前者多數會到博物館工作,後者較多機會接觸收藏家。形象談吐就如大學教授的陳大成表示,術業有專精,即使修讀學位亦要選定範疇,修補雕塑與古跡復修不同,最好本身有底子或有興趣,再選定路線,例如懂得畫畫,可學畫作修復;喜歡木製品,修補木具的路易走點;否則路難走且漫長。

        如果不愛打工,他建議即使修讀學位後,也應到工作室「跟師傅」,因為在博物館工作很難認識客人和發展人脈。入行除了細心、謹慎及耐性外,體格還有特別要求嗎?他笑稱,以陶瓷為例,本港博物館在破損缺失部份大都只用白色填補,並說明該處回收時已破損;私人市場的則要求還原外觀及細節,工序較多,對體力和精神要求則更多。

        獲得陳大成欣賞,當其助手兼徒弟的楊怡輝,本身有一份正職,放工後才學師,由晚上十一時學到翌日早上,吃過早餐又上班工作。記者感歎很辛苦,陳大成笑着表示已算輕鬆,並指「搵木頭才辛苦」,有次為了找適合木頭復修家具,足足找了九個月,每天只睡三四小時。

        楊怡輝動手修補不穩固的古櫈,陳大成在旁觀察,有需要時才提點如何做得更好。工作繁重,何不多招幾個徒弟?有近三十年經驗、差不多各種古董也懂修復的陳大成感歎,一直都想收徒,但品性好又是可造之才實在難遇。看着親自挑選並跟了自己六年的楊怡輝,他希望對方青出於藍,但明白不能強迫,讓徒弟先集中較有天份的畫作、家具及陶瓷三個領域也許更好。

        
■陳大成估計本港古董復修師包括助手,總數不足二十人。
■陳大成估計本港古董復修師包括助手,總數不足二十人。
■「古董醫生」陳大成(右)與助手兼徒弟楊怡輝。
■「古董醫生」陳大成(右)與助手兼徒弟楊怡輝。
■陳大成放手讓楊怡輝修復古櫈。
■陳大成放手讓楊怡輝修復古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