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273】中學三年級至中學六年級中文科應付文憑考試練習坊
【270-273】中學三年級至中學六年級中文科應付文憑考試練習坊
頭條日報網站master曾(共20—290)
【270】
【練習目標】能理解、辨析古今語法、語義等之特徵與差異
| 【答案】(A)(B)(C)
|
下列文句「」內詞語使用恰當選項是:
| |
A好書宛如蘭心蕙質的美人,要「別具慧眼」,才能看出她的動人之處
| |
B買書若「隨心所欲」就難免失之於貪,失之於濫,擺設的意義重於閱讀
| |
C書的節錄本都是將原著內容七折八扣,好似簡易速食,不容易「朵頤稱快」
| |
D當時通貨已經開始膨脹,等到我「力有未逮」可以買書,書價又水漲船高,高攀不上了
| |
E近世印刷發達,但印成書的形式卻不能算是書的東西,則「寥若晨星」, 必須披沙揀金,才得窺見好書
| |
【解說分析】A意指具有獨到的眼光,才能看出事物的特別之處。亦作「獨具慧眼」、「慧眼獨具」。
| |
B指完全順隨自己的心意去做事。亦作「從心所欲」。文中,「隨心所欲」指的是:但憑一時興起, 不多加思索實際的需要,隨手便買下。
| |
C飽食愉快的樣子。朵頤,指動著腮頰欲食的樣子。
| |
D能力有所不及。依據「可以買書」可知,應作「力有所逮」。有邏輯自我矛盾之虞。
| |
E形容數量稀少。依據文意,若「近世印刷發達」,又必須要「披沙揀金」才得窺見好書, 應用形容數量眾多的詞語,如「滿坊滿谷」,此處用「寥若晨星」顯然語意矛盾。
|
【271】
【練習目標】閱讀理解
| 【答案】(B)(C)(D)
|
關於下引文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至幕府,廣謂其麾下曰:「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 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廣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 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遂引刀自剄。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 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 節錄自《史記.李將軍列傳》
| |
(A)「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是李廣自嘆年事已高,卻仍須與匈奴 多次作戰
| |
(B)「豈非天哉」,是李廣慨嘆既奉命繞遠路,竟又迷路,一切命中注定, 無可奈何
| |
(C)「不能復對刀筆之吏」,是李廣自謂難以再次面對掌管刑法律令的官吏, 承受屈辱
| |
(D)「一軍皆哭」,意謂全軍上上下下皆痛哭,表現李廣在軍中深孚眾望, 極受士卒愛戴
| |
(E)「知與不知」,是指有受教育與未受教育者;「無老壯」,是指不分老少, 二句都表現李廣深得民心
| |
【語譯】:到了大將軍幕府,李廣對他的部下說:「我從少年起與匈奴打過大小七十多場仗,如今有幸跟隨大將軍出征,與單于軍隊交戰,可是大將軍卻調開我的部隊,讓我去走迂迴繞遠的路,軍隊偏偏又迷失道路,這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已六十多歲了,畢竟不能再受那些舞文弄墨與掌管刑法律令的書吏的侮辱。」 於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廣軍中的將士都為之痛哭。百姓聽到這個消息,不論認識的與不認識的,也不論老的、少的,都為李廣落淚。
| |
【解說分析】: (A)「結髮」即「束髮」,指初成年時,並非指「年事已高」。 (D)「孚」:使人信服。 (E)「知與不知」是指「認識的與不認識的」
|
【272】
【練習目標】修辭與組織能力及層遞與頂真的運用
| 【答案】(C)
|
下引是一段古代散文,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人之所喻,由其所習, | |
(甲)志乎義, | (乙)所習在義, |
(丙)所習由其所志, | (丁)則所習者必在於義, |
斯喻於義矣。」 節錄自 陸九淵《白鹿洞書院講義》 | |
(A)甲丁乙丙 (B)乙甲丙丁 (C)丙甲丁乙 (D)丁乙丙甲
| |
【解說分析】層遞與頂真的運用﹕所喻→所習→所志;志→則所習→所習→故喻。
|
【273】
請以「偶像」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
|
「偶像」可以是「仰慕的對象」,也可以是「學習的典範」等等。你可以針對 這個文化現象,提出理性的思辨;也可以敘述你模仿、追逐歷史人物、身邊長輩、 各行各業精英或故事中角色的經驗;敘議兼具,也未嘗不可;但務必建立屬於自 己的、首尾連貫的脈絡。
| |
【解說分析】凡是指定考題的作文,一向是測驗同學寫作「完整篇章」的能力, 命題方式也較傳統,只是多了一些說明或提示。
| |
【寫作要領】: (1)題目之外的說明,既是提示同學,也是要求同學提高警覺、限制寫作範疇。閱卷評分時, 閱卷人往往看看同學是否合乎這些限制、要求,來升降文章的等級,同學們不可不察。
| |
(2)第一行是命題的主文,其下較小字體的一段是說明。二者所包括的要求與限制,由重 要到次要,依序排列如下:
| |
1文章須有完整的結構。因此,必須劃分段落。
| |
2雖說「文長不限」,但要「像」一篇文章,最好能有五百字以上。
| |
3命題者用「仰慕的對象」、「學習的典範」解釋「偶像」,則所描述的偶像,應是只要同學 主觀認定值得「仰慕」、「學習」即可,但必須說明理由(「理性的思辨」)。如果以 爭議性的人物為偶像,更須站穩立場來自圓其說,或者能獨具慧眼,發人所未發, 否則總是吃力不討好。
| |
4命題者強調「理性的思辨」,但也補充說明可以「敘述」或「敘議兼具」。總括看來, 文體宜採論說、敘述,論為主、敘為輔或敘為主、論為輔,共有四種形式。
| |
5「偶像」一詞或與之相應的其他語句,最好能在文中適時點出;一方面可讓文、題結合得 更緊密,一方面可約束文筆,避免離題。
| |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偶像,指人們心目中仰慕的對象,我們有時需要崇拜它,有時需要打破它。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 |
試題分析: 此題為材料作文,材料給了一個話題即“偶像”,並給考生提供了兩個寫作方向,一是有時我們要崇拜它,有時則要打破它,也就是說偶像可能既有值得我們敬仰、學習的一面,也可能有應當被批判,需要我們辯證看待的一面。比如毛澤東主席,他在一師上學時文科成績優秀,數學成績卻只有八分,存在嚴重的偏科現象;他在革命時期,帶領中國人民解放了全中國,卻又在文革時期將人們置於水深火熱之中。如果一味崇拜偶像,就意味著放棄獨立思考,聞一多說過,盲目地聽從,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蠢物,他們的頭腦只是別人的跑馬場。此題看似簡單,卻需要考生在作文時採用辯證的眼光去剖析問題, | |
【我的偶像】參考示範作文 她,是我六歲那年爸爸送給我的“生日禮物”;她,是硬“逼”著我將她視為“唯一權威”的“法西斯”;她,是陪我度過我學習生涯中的小老師;她,更是我心中真正的偶像! 當別的與我同齡的小孩子在外面玩時,我卻被她留在家中做我的永遠也做不完的練習——有時甚至是在下課期間;當別的孩子在看著自己喜愛的課外書籍時,我卻被她留在書店讀我的枯燥無味的文學名著;當他們在用電腦聽歌、玩遊戲時,我卻只能用它查自己所需的資料。一年又一年,十二年之後,回首看,發現她給我的在用“逼迫”澆灌著的所種的成長之樹的上面結滿了充滿意義的果實。正處於充滿叛逆的青春期的自己,可謂“天不怕,地不怕”,遇到她。卻只能乖乖聽話。 雖然她對我的嚴厲近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但是,她對我所做的一切都能讓我每次受到她不經意的過分要求時將怒火壓下,用感恩取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是我和她“公認”的道理。因此,自我六歲那年起,她便盡力做我的榜樣並成為我的偶像。為了達到她的這個“成為妹妹的榜樣”的目標,她做到成績優異、不貪玩、不貪吃、拼盡全力去完成自己的夢想。十二年後,她的付出有了回報。瞧!我的每篇敘事作文都離不開她,我最聽她的話,我最能體恤她的心,在她面前我才敢說真心話,她取代了我心中的一切明星之類的偶像,成為我學習的榜樣。看!我崇拜她的管教有方,崇拜她的聰明機智,崇拜她的活潑開朗、幽默風趣,崇拜她的超強的自製力,崇拜她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崇拜她的伶牙俐齒、善解人意。 在我的偶像的影響下,我學到了也得到了很多用金錢買不到的東西:責任心、耐心、豪爽、愛心、對待朋友的真心、正直、勇敢和堅強!而今的她在廣州深造,雖然不在我的身邊了,但我依舊會和以前一樣,每天夜晚將那一句“我的偶像是阿姐”刻進每一顆星星裡,並讓星星告訴她,我對她的崇拜以及她在我心中的偶像的地位和星星存在一樣永恆不滅! | |
分析點評: 此題為辯證類作文題,辨證類作文的概念或觀點往往看上去是對立的,相反的。考生在議論時可採用以下辯證分析框架,首先總起,寫我們有時要崇拜他,有時則要打破他;再分述,一味崇拜會走向一個極端,一味打破又會走向另一個極端;最後總結,只有把握好兩者之間的分寸,辯證地看待偶像,才能恰到好處。在論證過程中,考生可以採用因果分析法、反向假設法、辯證分析法,其中反向假設法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對所舉事例中的人物、行為、過程等相關因素作“假設性變換”,創設一種與原事件相關或相對的情境,這樣能夠將事件的意義普遍化,將讀者的思維引向開闊與縱深;二是假設分析,也就是通過設想與已有事實相反的原因、條件或做法,推論可能產生的結果,從而在與原事實的比較中證明觀點的正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