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故事
新聞故事
新聞故事

潮流興清淡 客人吃得健康 食肆推少油少鹽少肉菜吸「潮客」

2008/01/28 00:00:00 網誌分類: 生活
28 Jan
        港人愈來愈注重健康,清淡少肉菜餚愈來愈受歡迎。以往市民喜到酒樓吃大魚大肉,但近年口味轉為追求清鮮好味,傳統食肆為迎合潮流,紛紛推出健康菜式。不要以為少油少鹽少肉的菜式,就跟「不好吃」劃上等號,由於大廚發揮創意,在不靠調味料下,更能顯出食材的原味。有食肆推出健康餸菜後,反應良好,帶動生意上升,開創了新的客源。

        衞生署去年委託中大調查發現,分別有四成三和半成受訪者表示,在一個星期內曾有五至七次外出吃午餐或晚餐。但食肆的菜式多油多鹽多肉,蔬菜不足,被視為不健康。

        衞署去年推「三少一多」

        衞生署在去年中推出了「有營食肆」計劃,鼓勵食肆推出「三少一多」的菜式。所謂的「三少」就是少鹽、少油、少糖,而「一多」就是多菜。計劃推出,吸引很多食肆參與。「三少一多」的菜式,味道較清淡,要吸引食客,食肆發揮創意,推出新款菜式,吸引食客。

        旗下有五間粵菜酒樓的福苑集團,去年中參與計劃後,在餐牌上推出多款的「三少一多」創意菜式,每兩個月就會轉餐牌一次。當中,「米皇雞肉浸蔬菜」最具創意,先把雞胸肉蒸熟去皮,配以雲耳、粟米、小棠菜等浸在米漿之中。看上去用料普通,但雞肉配以米漿,吃下去非常鮮味,感覺清新。

        福苑集團出品經理曾仲康說,健康菜口味較淡,因少用濃味醬料,故食客更能吃出食材鮮味。起初要製作這些「三少一多」的菜式,有不少難度,因為以往餸菜,均要「拉油、炸」,才會香口,突然設計清談菜式,會有一點難。但他續說,後來發現,只要改變煮法,餸菜可以更健康。如以往的濃湯,要用很多鹽、豬骨等餚製,但現在去皮的雞胸肉就可以。

        口味清淡顏色取勝

        但始終「三少一多」的菜,口味較清淡,所以福苑的菜式以顏色取勝。如「紅豆豆翠帶子」利用多種不同顏色的蔬菜,如紅腰豆、番茄、西芹、珍珠筍等,再配以帶子,讓菜式顏色,五彩繽紛,讓人胃口大增。

        除了有食肆以顏色取勝外,亦有食肆以中藥入饡,以養生概念招徠。詠藜園(楊家菜)就推出如淮山伏苓包、十榖粥等健康菜式。詠藜園董事楊莉莉表示,自「三少一多」的菜式,推出以來,反應不俗,有關菜式由起初佔生意額一成左右,上升至二至三成。

        楊莉莉指出,不少食客試過「三多一少」的菜式,會在再光顧時再點,「試過有一對夫婦,帶着女兒,經我們店員推介一款番茄湯餃的菜式,並即場點了來吃,至後他們每一次回來都會點來吃。」

        提升清淡菜比例

        楊莉莉說,現在清淡、多菜已經成為了港人的飲食主流。她自己到別的食肆點菜,也會要求少油,她說:「將心比己,也想自己的顧客食得健康。」現在詠藜園(楊家菜),已經有三十二項「三少一多」的菜式,約佔餐牌中全部菜式的一成半至二成,楊莉莉指會在未來一年內增加至二成半至三成。

        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醫生奚安妮表示,若市民跟從「三少一多」的飲食法則,將會有助減少患上慢性疾病和肥胖引起的疾病的機會,如心臟病、糖尿病、腦中風、癌症等。

        記者吳汝詩

        

        ?窆詠藜園(楊家菜)董事楊莉莉表示,該店未來會推出更多的有營菜式,其中一款為文昌寶塔。?窆福苑集團出品經理曾仲康指,有營菜式將更能吃出食物原來的鮮味。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