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o Mind
Zero Mind
Zero Mind

氣的樂章

2010/01/03 23:06:23 網誌分類: 閱讀
03 Jan

 

氣的樂章:氣與經絡的科學解釋,中醫與人體的和諧之舞

內容簡介:

「西醫是治你不死的學問,中醫是讓人活得快樂的學問。」

中醫擅長的是「治病不傷身」,重在尚未明顯生重病之前的治療。許多現代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等病人,事實上都可以中醫的醫理概念得到更好的診治、更無病痛的對待。

但中醫長久以來遭受「不科學」的批評,被認為是落伍過時的醫學。自從西方掀起一般中醫熱、中藥熱的風潮之後,有許多科學投身於中醫科學法的研究,但來沒有人從血液循環的角度來解釋中醫,更遑論如本書作者將其公式化和數量化。

前台大教務長李嗣涔便說,在他看來,王教授的成就是”beyond the Nobel Prize”。 本書提出的「共振理論」,不僅與中醫傳統的「氣」、「經絡」……等概念完全契合,也突破了人體血液循環理論長久以來的困境,許多現代醫學無法說明的現象和病因,都得到了解答。

「為何心臟不和腦的位置對調,如此輸送血液不是較方便?」「為何我們的心臟僅1.7瓦就能將血液輸送全身?」(一般日光燈是20瓦。人工心臟已做到30幾瓦,還是無法取代真正的心臟。)人體的生理運作就像一篇樂章,可以諧波分析,「氣」就是其中的旋律。

本書提出許多有意思的觀點,深入淺出地說明了人體的循環原理,也解釋了許多現代病的病因和診治重點。此外,還有關於練內功、金鐘罩和所謂星象學、胎教等有趣的議題。欲瞭解中醫以及具科學背景的讀者,都可以在本書中獲得新的發現,一般讀者則可自本書得到更前瞻的養身觀念。

作者說,「人人應該都可活到一百二十歲,一百歲以前過世的都算夭壽。」

這將是新的開端,朝向一個自然老化而無病痛的未來。

作者簡介:

王唯工
台灣大學物理系學士、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1969年因為對中醫感到興趣,放棄了史丹福及耶魯而選擇了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的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經科學。1973年獲博士學位。曾聘任中山大學物理系創系主任、陽明大學醫工所所長,並於台大電機系醫工組任職,在中醫學院中醫所授課五年。1988年首次製成脈診儀,在台大醫院、榮總、中醫學院等多處與西醫會診,並與多位中、西醫先進合作研究。在醫學工程領域多次獲國科會傑出獎,且因脈診之相關發明獲經濟部發明獎。其發明上的貢獻連續收錄於Marquis世界名人錄。現從事漢唐醫學之研究,及各種非侵入性醫療器材之開發。

前言 現代生物醫學的盲點

第一部 氣──回到未來的年代
第一章 西醫未解的循環難題
第二章 氣才是解決現代病的重點

第二部 共振──中醫的現代科學解釋
第三章 氣即共振:血液循環的原動力
第四章 經絡、穴道、器官形成共振網路
第三部 脈診──未來醫理的基礎知識
第五章 傾聽身體的共振旋律
第六章 脈診指標、中藥與安慰劑的運用
第七章 疾病的根源與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

第四部 健康與養生之道
第八章 日常養生的脈診運用
總結 回顧與展望

----------------------------------------------------------------------------------------------------------------------------------------

 

一直以來對命理及宗教修煉感到興趣, 感覺箇中道理玄妙無比. 尤其對為何用陰陽五行, 可以精闢的推算個人的命運現象? 及上過一些點穴療法課程, 講及+二經絡作用, 親自感受過點穴的效果, 但當然總不太明白, 氣是什麼一回?

直至數年前看到這本書, 以科學角度解釋中醫的陰陽五行原理, 以共振理論解釋血液循環, 印證了中醫的「氣」及「經絡」的說法.  透過作者的深入剖析十二經絡對五臟的影響,  更開始明白黃帝內經中五臟配五行的意義.

有趣的地方是, 他在自序中講及最近才發現, 自己命格原是日月反背很難養大, 而童年真是有多次險死還生的經歴. 這本書其實對中醫或命理多方面都很有啟發及革命性影響.

網站書藉介紹: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03692

 

 

 

回應 (12)
我要發表
2010/01/11 12:00:39 回覆

呢本書我舊年都買咗返嚟,睇咗少少,幾好睇!不過冇時間,重未睇哂!

Zero Mind
Zero Mind 2010/01/05 11:39:19 回覆

顏如玉: 歡迎到訪!

殺熊者: 中醫學累積了千年的知識及經驗, 必定有更好發展. 現今外國人亦充份肯定, 中醫及針灸的功效.

博士: 科學的標準是不斷更新改變, 就如出現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就自然取代了牛頓力學的機械化世界觀.

相信中醫學的精神, 隨着中國文化日益受重視, 會有更多人認識發揮更大貢獻.

Zero Mind
Zero Mind 2010/01/04 23:30:37 回覆

有心人: 謝謝支持!

Mattock: 中醫原理是中國珍貴的文化遺產, 源遠流長, 只是被忽略了一段時間, 必可再發熱發光幫助更多人.

松花蛋: 西醫系統的評審資格及藥物管理制度, 都是值得學習. 另一方面, 西醫能用精確儀輔助診斷病症, 能中西結合而應用會很好! 

2010/01/04 23:24:36 回覆

所謂科學不科學, 這是現代人標準, 祇有二百多年歷史。

過去中醫被認為不科學, 實為子孫不肖, 沒有為老祖宗留下的寶貴智慧遺產, 以現代化表準加以引証。

中國崛起, 傳統智慧重新受到肯定, 這是為中醫來一次科學化大革新的好機會!

2010/01/04 20:25:31 回覆

中醫的師的質數 充一是 中國醫學的未來重要問題..

千多年的歷史根基.希望可以在未來得到充分的發展..

希望更多中國人.西方人選擇它的幫助....

2010/01/04 15:19:48 回覆

{#如玉來看您了.GIF}

2010/01/04 13:45:33 回覆

謝謝介紹好書。

中醫的管理方法太落后,醫師的培養評審可以借鑒西醫。還有藥物的管理制度,更需要大事改革。

mattock
mattock 2010/01/04 13:29:57 回覆

Zero Mind 兄,很多謝您的分享,中醫是中國幾千歷史的智彗,希望日後可以發揚光大。 Clapping Hands

2010/01/04 11:48:21 回覆

多謝分享

              +3

                   {#200905190124574200.gif}

Zero Mind
Zero Mind 2010/01/04 11:33:38 回覆

qq: 謝謝送星!

立冬: 中醫師水平及中藥提煉的確有這些問題, 相信中醫理論是會進一步科學化標準化, 而日漸進步. 西醫都有其快捷及針對性的優點, 但中醫的養生道理涵概身心需要就更為全面優勝了.

立 冬
立 冬 2010/01/04 09:32:43 回覆

中醫是好的,問題是中醫師的水平較參差,容易令人誤解.其次,每種中藥的來源和種植方法均易影響質量,也會影響中醫師的判斷和治療的成效.而現代人為了方便和快捷,唯有選用西醫.但其實中西合璧最好.+2

qqcheng (小吉)
qqcheng (小吉) 2010/01/03 23:24:01 回覆

謝謝推介.

+1

user

最新回應

李太白 (liwill)
李太白 (liwill) 2011/10/10

很好的人生小語.

萬大有商量
萬大有商量 2011/05/30

How are you?

wishing you good luck and good health.

心之
心之 2011/02/02

立 冬
立 冬 2010/09/21

{#201009211511433256.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