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why」麥雅端
DI「why」麥雅端
DI「why」麥雅端

年輕人的轉軚

2011/12/15 08:47:18 網誌分類: 生活
15 Dec
        香港地小人多,居住環境雖較狹窄,但我們日常處理事務,不用長途跋涉。外國地大人少,跟香港相反,外出購物、上班或上學,均無車不行。所以英、美、加、澳等地,領駕照的年齡全部都低至十六、十七歲。

        九十年代中,我初到加拿大讀書時,很多同學都駕車上學,因加拿大天氣寒冷,尤其在冬季,在巴士站等車的滋味並不好受。不過,該國巴士很準時,依時間表候車,通常不會等太久,也是種生活體驗。我搭巴士上下課的生涯只維持一年,因為我第二年已輪到大學宿舍。

        在大雪中等巴士導致凍僵或喪命的事,我從未聽聞過,但駕車的同學,遇到交通意外卻不少,特別在課餘後。青少年駕駛意外多,可從他們的汽車保險費反映出來。

        如他們買的是一部跑車,保費更貴,因意外風險高。擁有車輛除會引致交通意外,還會衍生很多問題,如聯群結黨、無心向學等。

        最近到溫哥華為一個大商場設計聖誕粉飾工作,發覺汽油比十多年前貴很多,加幣的幣值也比當時升值很多。相信送子女到加拿大升學的港人,不會輕易買車給子女。

        最近在BBC看到一篇文章:以人口比例計,美國是目前全球擁有汽車最多的國家,但青少年駕車上路的數字卻持續減少。造成這現象的主因有二:

        (一)是養車費高昂,燃油費和汽車保費愈來愈高;

        (二)是年輕人口味改變。據統計數字,目下的年輕人如有空餘,寧花在社交網上;他們的零用錢比以前少了,因父母的荷包也隨着全球經濟惡化而緊縮。

        在資源有限下,年輕人都選擇把錢儲起,以購買合潮流的高端電子產品,如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等。

        這轉變是好的,起碼不會導致交通意外,害人害己。

        麥雅端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