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why」麥雅端
DI「why」麥雅端
DI「why」麥雅端

鬱金香狂熱

2012/02/09 08:42:53 網誌分類: 生活
09 Feb
        近兩三年來,各種藝術品、古董、貴重物品,都被富裕的中國人炒得火熱,價格屢創新高。最近,內地富人興起買入古董家具,不惜高價老遠從英國、歐洲買入;北京拍賣場一件號稱漢代玉凳的古董,以二億二千萬元人民幣易手。這些例子,不勝枚舉。

        我懷疑他們其中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藝術、古董歷史呢?

        十六世紀時,歐洲已相當富裕,荷蘭是當地經濟強國之一。一五九三年,鬱金香被引入荷蘭,轉瞬成為流行時尚。到一六三六年,鬱金香價格已經漲到驚人地步,特別是稀有品種。以黑鬱金香為例,一株價錢在一六二三年已值一千荷盾,十年後再升了十倍價錢。當時,普通品種的鬱金香,每一磅球莖(貌似洋葱)只值數十荷盾,但經炒賣後,價格短期內升至一千荷盾,當時荷蘭人平均年收入只為一百五十荷盾。人們當時不僅炒賣已收成的球莖,還提前炒賣翌年收成的球莖,期貨買賣就此誕生。

        由於這時的期貨市場仍未成熟,規則欠明確,商人便乘機鑽空子,在市場上買空賣空,使鬱金香泡沫被吹得更大。數月後,炒家獲取暴利便大舉拋售,造成市場一片恐慌,球莖價格直線下跌。政府雖出面安撫,但無效,在不到一星期間,貴價鬱金香價格跌了九成,普通種更一錢不值,甚至比洋葱價格也不如。

        最後,政府出面收拾殘局,終止所有鬱金香買賣合約,禁止所有投機式炒賣鬱金香。鬱金香事件不單打擊全國經濟,荷蘭在歐的地位更逐漸轉移至英吉利海峽彼岸的英倫,「鬱金香狂熱」也成為泡沫爆破的代名詞。

        曾幾何時,十多年前,當日本經濟達顛峰時,他們的日經指數超越三萬點,世界首富前數名皆為日本人,東京樓價與天比高,日本人供樓要供足三代人,世界名畫全被日本富商收購,不過,都已成歷史,日本下場有目共睹。

        麥雅端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