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why」麥雅端
DI「why」麥雅端
DI「why」麥雅端

從佛誕說起

2012/05/03 10:18:20 網誌分類: 生活
03 May
        清明期間,隨父親到柴灣火葬場掃墓。在落山途中,父親巧遇朋友,閒談間,Uncle歎了一口氣說:「今次係拜老竇,遲吓要返鄉下拜老母。」

        當被問到為何母親不火化,然後把父母骨灰同放一穴,以方便拜祭。Uncle說:「老母臨去前吩咐千祈唔好火葬。香港土葬又貴又要依時起骨,於是索性帶回鄉下落葬,以償佢心願。」

        Uncle的說話,的而且確道出了很多長輩的心聲,但父親和我都認為,人死如燈滅,怎樣葬,對先人是沒有分別的,但對每年要去拜祭的後人,就有很大分別。

        剛過去的周末,是佛誕公眾假期,即佛祖釋迦牟尼的生日。當日,在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了隆重的佛舍利瞻禮儀式。

        「舍利」是梵文,指在遺體火化後的殘餘骨燼,呈晶體狀,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顏色有白、黑、綠、紅等。

        最早舍利就是佛陀釋迦牟尼遺體火化後遺留下來的舍利。佛祖火葬後,遺下大量舍利,其中有一塊頭頂骨、兩塊骨、四顆佛牙,還有中指指骨舍利,和八萬多顆珠狀真身舍利子。

        據說當時古印度的八位國王派使者到火葬地,要求分給佛舍利。最後,該八國的使者都得償所願,各自把分到的舍利帶回國建塔安奉。

        由此可見,火葬並不可怕,貴為佛祖的釋迦牟尼不但曾經過這個階段,他的骨燼更被分配到八處不同地方。

        其實,中國很多得道高僧,在圓寂火化後也遺下舍利,只是沒有佛祖的舍利般受到重視而已。

        麥雅端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