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朱小新
朱小新

「信」字何價?

2013/01/28 08:43:20 網誌分類: 經濟
28 Jan
        出門在外,人與人之間講的是一個「信」字,但祖國偏偏最缺少的就是誠信、互信。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近期發佈的《社會心態藍皮書》顯示,中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程度在進一步擴大,總體互信程度的平均得分已跌到六十分以下,即不合格的水平,當中更有超過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

        筆者在北京生活了將近一年,明顯地感受到,內地同胞生活中,時時都對陌生人抱有警惕之心。曾經試過在公共場所等友人,手機無電而友人又未到,於是試圖向身邊的路人借電話一用。結果大部份人未等筆者講完便揮手匆匆離去,問了六七個都無功而返,最後終於有好心人願意借電話一用,也要由他本人拿着手機讓筆者接聽。

        也想起以前在港時,因工作需要,經常致電內地,對於沒見過面的人的來電,對方總是慎之又慎。

        捫心自問,如果有人走上前來向我借電話,我會不會同意?假如在香港一定會。在內地?不得不承認,睇定啲先,看對方是甚麼人吧。在北京平時遇過一些問路的過路人,筆者最終也盡力幫助了他們,但每當有陌生人湊上來說話的時候,總是本能地先退後一步。

        筆者在內地還沒親身遇過坑蒙拐騙,但每天看新聞聽朋友同事說各種電話詐騙,以及更加千奇百怪的街頭詐騙,難免會受到影響。更不用說未到內地時,筆者就跟大多數港人一樣,從日常生活中了解到,內地很多東西都是假冒的。

        有學者將內地「信」字缺失的原因歸納為:金錢驅使、失信成本低、政府未帶好頭。筆者也覺得,內地缺少的不光是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企業造假、政府官員無誠信才是社會整體信用缺失的根源。信用雖無價,卻也最珍貴。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