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中學文憑考試綜合語文練習(5 7)

2013/04/20 18:49:52 網誌分類: 教育
20 Apr

http://mastertsang1.com/中國語文知識歡迎下載

https://mastertsang.blogspot.hk/2013/08/2  更多中國語文知識

https://www.facebook.com/tsangmaster9449/mastertsang

3 6 1

【學習目標】修辭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答案】(C)

 

 

「馬蹄聲,孤獨又憂鬱地自遠至近,灑落在沈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

句中,將屬於聽覺形象的馬蹄聲,巧妙比擬為視覺形象的白色小花,

使無影無形的聲音,通過有形有色的花朵而具體化。

 

下列文句將聽覺形象比擬為視覺形象的選項是:

 

(A)鼓聲起處,船便如一支沒羽箭,在平靜無波的長潭中來去如飛

 

(B)那小高樓上即刻發出求救的燈語,一明一滅著,有如乞兒的淚珠

 

(C)讀舊日友人書/乃有眾多管弦之音打從心窩裡升起/首先是一組嘹亮的喇叭/像一群藍色小鳥撲著翅膀

 

(D)他在花瓶旁邊的煙灰盒中,抖掉了紙煙上的灰燼,那紅的煙火,就越紅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離著

 

 

【解說分析】題目既說「將聽覺形象比擬為視覺形象」,所以本題是考「移覺」修辭。

(A)視覺摹寫。

(B)視覺摹寫,「燈語」並非聲音,是利用燈光一明一暗的間歇,做出長短不同的信號,以為通訊用。

(C)「有眾多管弦之音打從心窩裡升起/首先是一組嘹亮的喇叭」為聽覺摹寫;「像一群藍色小鳥撲著翅膀」為視覺摹寫。

(D)視覺摹寫。

 

362

【練習目標】詞義辨識

 

【答案】(A)

 

下列各組文句中,「」內的詞語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 / 「小人」姓張名青,

原是此間光明寺種菜園子

 

(A)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 與其說我的話打動了他,

倒不如說是我那副「可憐」相令人同情吧

 

(B)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 寶玉自知

這話說的「造次」了,後悔不來,登時臉上紅脹起來,低著頭不敢吭一聲

 

(C) 桓公與莊公既盟於壇上,曹沫執匕首劫齊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動/ 妖王笑道:那包袱也無甚麼值錢之物,「左右」是和尚的破褊衫、舊帽子,背進來拆洗做補襯

 

【解說分析】

(A)自謙之詞。  (左傳)            /自謙之詞。(施耐庵‧水滸傳)

(B)令人羨慕。  (白居易‧長恨歌)  /令人憐憫。(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

(C)倉卒、緊迫。(論語.里仁)     / 鹵莽。(曹雪芹‧紅樓夢)

(D)隨從   (史記.刺客列傳)    /反正。    (吳承恩‧西遊記)

 

363

【學習目標】修辭的辨識與運用能力

 

【答案】(A)(B)(C)

 

 

美學家說:「感覺是我們進入審美經驗的門戶。」因此,文學家多善用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膚覺等意象,藉以引起讀者的聯想,激動讀者的情緒。

 

下列作品中運用上述感覺意象三種以上(含三種)的選項是:

 

(A)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裏長 王昌齡《送魏二》

(B)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秦觀《踏莎行》上片

(C)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遊女帶香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 李珣《南鄉子》

 

(D)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虞美人》

 

(E)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也睡不著,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灑芭蕉 關漢卿《雙調.大德歌》

 

【解說分析】

(A)「橘柚香」為嗅覺,「入舟涼」為觸覺,「愁聽清猿」為聽覺。

(B)「霧失樓臺,月迷津渡」為視覺,「閉春寒」為觸覺,「杜鵑聲裏」為聽覺。

(C)「乘彩舫,過蓮塘」為視覺,「棹歌驚起」為聽覺,「遊女帶香」為嗅覺。

(D)「少年聽雨」、「壯年聽雨」、「而今聽雨」、「斷雁叫西風」為聽覺,「紅燭昏羅帳」、「江闊雲低」為視覺。

(E)「雨瀟瀟」、「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為聽覺,「風飄飄」、「細雨灑芭蕉」為視覺。

 

364

【學習目標】字義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答案】(B)(C)

 

下列文句中的「行」字,有「實施」之意的選項是︰

 

(A)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陶淵明《責子》

 

(B)「行」仁政而王,莫之能禦也 《孟子.公孫丑》

 

(C)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 《戰國策.秦策》

 

(D)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襄公二五年》

 

(E)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

《論語•述而》

 

【解說分析】

(A)「行」:「不久、將要」之意。

【語譯】:「老二阿宣快十五歲了,卻不愛文學藝術。」

 

(B)「行」:「實施」之意。

【語譯】:「因實施仁政而稱王天下的,是無人可以抵抗的。」

 

(C)「行」:「實施」之意。

【語譯】:「蘇秦遊說秦王的奏章,雖然一連上了十多次,但他的建議始終沒被秦王採納施行。」

 

(D)「行」:「流行、流通」之意。

【語譯】:「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

 

(E)「行」:「一切言行」之意。

【語譯】:「你們這些弟子以為我有什麼隱藏不說的嗎?我實在沒有一點隱藏的。我做的事,沒有一件不讓你們知道的啊!」

 

365

【學習目標】閱讀文意與應用詞語的能力

 

【答案】(D)

成語是現成的簡短有力的詞組,運用得當,可使文章生色,

所以作者多樂於採用,例如:

 

甲、唉呀,不好了,阿彌陀佛,怎麼辦呢?我急得□□□□ 吳濁流《一場虛驚》

 

乙、楊逵先生若是有三長兩短的話,我蒙上謀殺名作家的罪名是難免的。

多麼敬愛祖父的楊翠小姐一定不能原諒我。如今回想當時的憂慮,□□□□

陳秀喜《楊逵先生和大鄧伯花》

 

丙、每一次看見你□□□□/阿爸的心多麼絞痛/孩子呀!不要忘記/

一時的得意/往往是無數怨恨的種子 吳晟《愚行》

 

丁、在中篇小說《雨》裡面,鍾理和倒描寫了反面的地方士紳人物—羅丁瑞。

「日據時代身任庄役場(鎮公所)兵事係要職,大權在握,成為一個了不起

的人物,在地方上叱咤風雲,□□□□,不可一世……」

葉石濤《新文學傳統的繼承者鍾理和》

 

上引各段文字□□□□內的成語,依序最適宜填入的選項是:

 

(A)心有餘悸/汗流浹背/趾高氣揚/吐氣揚眉

 

(B)汗流浹背/心有餘悸/吐氣揚眉/趾高氣揚

 

(C)心有餘悸/汗流浹背/吐氣揚眉/趾高氣揚

 

(D)汗流浹背/心有餘悸/趾高氣揚/吐氣揚眉

 

【解說分析】

「汗流浹背」:是指汗流很多,溼透了背部,形容工作辛勞或非常慚愧、驚恐的樣子。

「心有餘悸」:形容危險不安的事情雖然過去,但回想起來心裡仍感到緊張、害怕。

「趾高氣揚」: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

「吐氣揚眉」:形容被壓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

 

366

【學習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答案】(A)(C)(D)(E)

 

滕宗諒重修岳陽樓,「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並請范仲淹作記。

范仲淹讀了前人作品,將其歸納為悲、喜兩類。

下列有關岳陽樓的唐詩,抒發悲懷的選項是:

 

A白首看黃葉,徂顏復幾何。空慙棠樹下,不見政成歌 張說《岳州看黃葉》

 

B日長風暖柳青青,北雁歸飛入窅冥。岳陽樓上聞吹笛,能使春心滿洞庭

賈至《西亭春望》

 

C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杜甫《登岳陽樓》

 

D倚樓高望極,展轉念前途。晚葉紅殘楚,秋江碧入吳。

雲中來雁急,天末去帆孤。明月誰同我,悠悠上帝都 江為《岳陽樓》

 

E萬古巴丘戍,平湖此望長。問人何淼淼,愁暮更蒼蒼。

疊浪浮元氣,中流沒太陽。孤舟有歸客,早晩達瀟湘

劉長卿《岳陽館中望洞庭湖》

 

【解說分析】

(A)【語譯】:「年老的時候愁看枯黃的葉子,過去年少的容顏又如何呢?我在棠樹下徒自慚愧,不見政務為人所歌誦。」

 

(B)【語譯】:「白天變長了,春風和暖,楊柳青青。雁子進入幽深的天空,飛回北方。我在岳陽樓上聽到別人吹笛子的聲音,此刻春天愛戀的心情滿溢整個洞庭湖。」

 

(C)【語譯】:「從前我就聽聞洞庭湖,今天終於登上了岳陽樓。昔日吳國和楚國從湖的東南分開,天地好像日日夜夜在湖上浮動。親戚朋友沒有任何的訊息,我年老多病,只有孤舟陪伴。北方的邊境戰火連綿,我靠著岳陽樓的欄杆老淚縱橫。」

 

(D)【語譯】:「倚靠著岳陽樓向最高最遠的地方望去,心中迴環反覆想起自己的前途。夕照的樹葉映紅了昔日的楚國,秋天江水澄澈流入古時的吳國。在一片雲霧中雁子飛得急促,孤單的小船去到極遠的地方。有誰與我共賞明月,安閒暇適地同回京城」

 

(E)【語譯】:「年代久遠的巴陵山駐守在這裡,平靜的洞庭湖從此地望去十分緜長。我問別人洞庭湖為何如此廣闊無際,他們說傍晚時候湖水更加深沉浩大。層層波浪浮動大地之氣,太陽隱沒在湖水的中央。孤單的船隻上有個想家的人,什麼時候才會抵達瀟湘?」

 

367

【練習目標】  詞語、成語意義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答案】 (C)

閱讀下文,推斷□內最適合填入的詞語依序是:

 

 

地壇的古園彷彿就是為了等我,而□□□□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後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腳。

四百多年裡,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

坍圮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

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 史鐵生《我與地壇》

 

(A)歷盡滄桑/粉飾/紙醉金迷

(B)披星戴月/粉飾/玉砌雕欄

(C)歷盡滄桑/淡褪/玉砌雕欄

(D)披星戴月/淡褪/紙醉金迷

 

【解說分析】 依題意:

 

第一處空格:可從「等待了四百多年」判斷應填「歷盡滄桑」較恰當。

「歷盡滄桑」比喻經歷無數事故與變化。

「披星戴月」形容早出晚歸,旅途勞累

 

第二處空格:從前一句中的「剝蝕」,可判斷此處亦是表達經過歲月的沖刷,使顏色變淡的「淡褪」一詞較佳。「粉飾」指作表面的裝飾打扮

 

第三處空格:此句前半寫「高牆坍圮」,可知此處應同為建築物散落,因此填入「玉砌雕欄」。

「紙醉金迷」比喻奢侈浮華的享樂生活。

 

   

368

【學習目標】字義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答案】(B)(C)(E)

下列各組文句「」內的字,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聽寒「更」,聞雁遠,半夜蕭娘深院/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B「俟」案子查明,本府回明了撫台,仍舊還你/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C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文靜素奇其人,一旦「聞」有客善相,

遽致使延之

 

D無何天寶大徵兵,戶有三「丁」點一丁/明兒有了事,我也「丁」是丁,

卯是卯的,你也別抱怨

 

E僕自到九江,已涉三載,形骸且健,方寸「甚」安/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

老人也,其事「甚」怪

 

【解說分析】

(A)打更聲。出自唐孫光憲〈更漏子〉/再。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B)等待。出自劉鶚《老殘遊記》第十八回/等待。出自《禮記•中庸》》。

(C)聽說。出自魏徵〈諌太宗十思疏〉/聽說。出自杜光庭《虬髯客〉》。

(D)男丁。出自白居易〈新豐折臂翁〉/天干的第四位。出自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三回。

(E)很、非常。出自白居易〈與微之書〉/很、非常。出自蘇軾《留侯論》。

 

369

【練習目標】文學常識之辨析

 

【答案】(C)(D)(E)

 

下列作品、作家、時代及體裁,對應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A)〈虯髯客傳〉╱元稹╱唐人傳奇小說  

(B)《水滸傳》/施耐庵/宋人話本小說

 

(C)《老殘遊記》/劉鶚╱清代章回小說  

(D)《聊齋誌異》╱蒲松齡╱

清代志怪小說

 

(E)《世說新語》╱劉義慶╱南朝宋志人小說

 

【解說分析】(A)作者應為杜光庭。 (B)《水滸傳》體裁屬元(明)人章回小說。

 

370

【練習目標】閱讀及鑑賞作品的能力

 

【答案】(A)

 

下引詩句,都有季節景物的描寫,若依春夏秋冬時序排列,正確的選項是﹕       

 

甲、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乙、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丙、寒蟬聒梧桐,日夕長悲鳴。

丁、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A)乙甲丙丁    (B)甲乙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丙甲乙  

 

【解說分析】

甲、從「蓮葉」碧綠、「荷花」映日之景象,可知是夏季。

乙、從「楊柳」之景物,可知是春季。

丙、從「寒蟬」悲鳴之景象,可知是秋季。

丁、從「荷盡」、「菊殘」之景象,可知是冬季。

 

 

這些天來,「master曾」的電郵信箱快要飽和了,非常感謝同學們在考試高峰期間,還是不忘來函稱讚、關懷和鼓勵「master曾」;

說實在的,教育當局最終從善如流,在中文科重新考慮設定學生學習「文言文範文」,其實並非「master曾」付出那一點點棉力,其中功勞最顯著的是頭條日報網站的權威地位,拙文因為是在頭條日報網站發表,當局怎能輕視?

由於「master曾」並非知名人士,可說是屬於「人微言輕」之輩;教育當局的決策者:看重的是發表文章呼籲的機構的地位—頭條日報網站;並非寫文章的作者。

master曾」再一次感謝同學們的讚譽!

也要感謝:頭條日報網站,讓我可以棲息在這麼一個具權威性的平台發表意見!

master曾」在頭條日報網站博客第【4 6】期,即2 0 1 34 7日,曾經向教育當局發出以下的呼籲:

香港的教統局,是一個令我琢磨不透的機構,為甚麼一方面取消學習「範文」,考試的時候,又要考文言文?

取消了指定的學習範文,考試範圍變得無限加大了,「master曾」認為:決策者不明白:「考試怎樣考,教師怎樣教,學生怎樣學」的簡易道理。

現在沒有了指定範文,變成考試範圍無邊際,教師無把握教好學生應考,學生沒有學習水泡;教師與學生,只能在考試的大海洋漂浮的局面;「master曾」盼望有關當局恢復指定學生學習的範文。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