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壇博士
車壇博士
車壇博士

私家車非污染元兇

2013/07/19 08:41:26 網誌分類: 生活
19 Jul
        筆者上周出席了一個重型車輛排放測試及研究中心的研討會,該中心設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即IVE)的青衣校舍,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一千六百萬元成立,而職業訓練局(VTC)也為項目投資超過二千萬元,安裝最新車輛排放和性能測量設備,主要目的是為改善香港的未來空氣質素,並為行業及學生提供專業培訓。這個中心可提供一個平台,以及能令公眾人士更了解本港汽車及環境問題,例如排放的要求及標準,空氣污染及預防等,對於改善空氣質素有莫大幫助,因為重型車輛是路邊空氣污染的主要源頭之一。

        香港啟德郵輪碼頭已開始運作,據環保團體透露,郵輪碼頭未有同步完成安裝岸電設施,郵輪泊岸後須繼續使用柴油發電,如果郵輪不轉用低硫柴油,在港泊岸一天所排出的廢氣,相等於一萬二千輛私家車的總排放。試想今年下半年將有十八艘郵輪停泊啟德碼頭,總共停泊約三十四天,換言之總廢氣排放量相等於四十萬八千部私家車!如果明年有更多郵輪訪港,勢令啟德鄰近地區的空氣質素繼續變差。

        香港汽車業界在過去二十年,與政府及環保署積極配合改善排放,相比鄰近亞洲國家更為進取,而香港車主亦願意付出高昂代價,去購買更高標準的環保車,政府同時也不手軟淘汰歐盟前期的舊車,故此可以大膽地說,污染香港路邊空氣的元兇絕對不是私家車。

        如果講到汽車對社會的好與壞影響,除了環保,由交通意外引致的傷亡數字亦是市民所關注的課題,因為每一宗交通事故不但使受害人喪失寶貴生命,並牽連到傷者及死者親屬的悲痛,故此交通意外傷亡,對受害人的家庭及社會都會造成龐大經濟損失。香港經過數十年來的交通安全教育,已經漸見成效。早前道路安全議會宣佈,自2009年開始香港的致命交通意外個案下降至每年少於126宗,這數字是香港自1955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作為一個汽車從業員,或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司機,我們需要攜手合作,為香港締造一個更健康及更安全的交通網絡,替下一代建設更美好及優質的生活。

        香港汽車會行政總裁

        (wilsonmok@hkaa.com.hk)

        莫裕生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