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聲集
恒聲集
恒聲集

台灣人羨慕香港

2013/10/25 08:44:15 網誌分類: 經濟
25 Oct
        筆者月前隨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代表團前往台灣訪問,是次行程分別拜會了連戰、吳伯雄、宋楚瑜和高孔廉等台灣多名政商界名人,對台灣的近況加深了認識。

        這次踏足寶島,感覺台灣好像沒多大變化,台北市還是那個模樣,除了「台北101」及其周圍明顯較多新建築物和商業化外,其餘地方觸目所及,都是舊區舊樓,與海峽對岸一些城市的變化之大和發展之快,有很明顯分別。

        台灣城市建設何故緩慢?原來與政治選舉有關。因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台灣連年選舉,政客為了討好選民,撈取選票,每次均開出減稅和增加福利的期票,令到政府財政「入不敷支」,靠舉債度日,情況與已申請破產的美國底特律市相似。

        據悉,台灣政府明年的赤字將高達二千零九十九億元(新台幣,下同),創十二年新高;此外,到明年底,一年期以上的政府債務將達到五萬二千一百七十二億元,距離舉債上限只剩二千七百七十一億元,估計到二○一六年的預算便有可能編列不出來。

        換言之,當四年後馬英九卸任,不管誰人接任,留給那位新主將是一個財赤大包袱。

        連戰接見廠商會代表團時,羡慕地說了一句「香港的國際地位在世界舉足輕重」。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客套話,但今次訪台所接觸的當地人,發覺原來不少台灣人真是很羡慕香港的。他們羡慕香港沒有外債且有千億美元的財政儲備,對於香港營商自由度、城市競爭力、大學教育水平、物流及金融業發展等,多年來均一直居於國際前列位置,他們也認為了不起。

        相對來說,當地人覺得台灣近年來經濟發展苦無出路,高端科技比不上日韓,低技術產業又都轉移到內地去,令台灣「高不成,低不就」。現時,台灣把振興經濟的希望,重點瞄着海峽西岸。首先,台灣當局剛推出批准陸客「一年多簽」的通行證,並準備再大幅調升每日的入台名額,以吸引更多陸客光臨。

        香港去年有近三千五百萬人次的內地人旅遊,較台灣去年的二百五十萬人次高出十倍有多。難怪在台灣人眼中,香港是一塊福地。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

        李秀恆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