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靈
潘國靈
潘國靈

太平山遊蹤隨談

2014/03/10 08:41:24 網誌分類: 生活
10 Mar
        上周說到準備「魯迅在青年會」講座時,特意舊地重遊,信步在太平山區一帶蹓躂,過了一個愜意的下午。清幽地帶,難得仍飄送着濃郁的歷史味道;歷史是「生」的,藏於一石一瓦街名街角之中,而非變作標本文物,徒剩軀殼,謹供追懷。

        沿上環樓梯街而上,先見文武廟,那天適逢觀音借庫,廟內擠滿信眾,也見三三兩兩外國人站在廟的一角觀看、靜默拍照,我看着看着,竟加入了他們,也只是一瞬間。文武廟的歷史不用多說了,一八四八年於荷李活道落成,地理上中央偏西,職能上何止是一座廟宇,開埠初期它一度是民間審判處,負責排解民間糾紛。年前無線以香港民初社會作背景的台慶劇《名媛望族》,亦拍入這些場面故事。

        這邊文武廟,再沿另一梯級而上,便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西交匯早在開埠初期,且未說觀音堂、基督教學校、早期印度人聚居的摩羅街等等。說魯迅一九二七年曾在青年會舉辦兩場演講,對現今年輕人或稍遠一點,說電影《大隻佬》一場夜景劉德華跟張栢芝說因果,在她面前表演「舞紙巾」,就在必列者士街青年會門前取景會否更引發好奇?建築物靜默無聲鎖着歷史,包括這裏的街名,背後很多都藏着有趣的故事。

        必列者士街,音譯自英文的BridgesStreet,紀念殖民時代一位律政司WilliamThomasBridges;未當官前,香港史上奇案「毒麵包案」(一八五四年一月十五日,四百多名英國人吃過早餐後腹痛嘔吐,疑因吃了裕盛辦館供應的麵包,店長及員工被告),就是由他出任辯方代表律師兼打贏了官司。歷史遠去,街名猶在,不翻揭歷史,它就只成一個懸吊符號,說不定有人還以為它是「橋」的意思呢。

        附近無橋,廣場則曾是有的。四方街在文武廟西鄰,由英文SquareStreet得名,Square一語兩義,翻譯時錯把「廣場」譯作「四方」。那原有廣場於一八九八年鼠疫港府清拆民區後改建為公園,即今日的卜公花園,內有老榕樹盤根錯節的粗壯根冉,如百歲老人的鬚鬢垂掛,在花園仍未以第十二任港督俗稱得名前,它們已是這裏的「原居民」了。「誤會」就在路邊,走不遠到達磅巷處的廣福祠(又名百姓廟);磅巷來自英文PoundLane,Pound實非英鎊,而是英人當年在水坑口登陸,在附近建起柵欄飼養軍馬、牛、羊等動物,Pound者實為「獸圈」也;錯有錯着,沿用至今,又成歷史。名字考察起來處處都有故事,有誰欲以「政治正確」之名改之「正」之,都是塗抹歷史。我一邊走着一邊揣摩着,可幸以上種種都是活生生的,未被城中無情的市區重建推土機所活埋。

        回到魯迅一九二七年二月三天兩夜的訪港行,來得也許不是時候,他之前在廣州遊越秀山時弄傷了腳,來到香港,腳傷又逢大雨天;行色匆匆,想未有心情在上環太平山──香港開埠第一個華人社區漫步細賞。但想想,八十七年前的今日,魯迅踏足的上環,文武廟、青年會、百姓廟、卜公花園、普仁里東華醫院等等都已經在那裏了,有些建築物,跟今天我們所見,外觀竟還變化不大;在這速生速滅、朝生暮死的都市中,怎說這都是難得的福份。但願太平山此景一直長存下去,不要給現在瘋狂「見縫插針」式的建樓、地產主義肆意橫掃,掃走了我們的社區,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民間,代之以孽,恨錯難返。文、圖︰

        潘國靈

        
■Square Street
■Square Street
■Ladder Street
■Ladder Street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