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故事
新聞故事
新聞故事

拍宣傳片 網上聯署 童言童語保衞海洋後花園

2014/04/03 10:11:17 網誌分類: 生活
03 Apr
        西貢海下灣被譽為「香港後花園」,是市民浮潛和觀賞珊瑚的熱點,但這片世外桃源,近年飽受丁屋發展威脅,掀起一片保育之聲。最近,英基學校協會便以海下灣為題舉辦比賽,要求學生推廣保育理念。啟新書院派出兩隊學生參賽,十二位年輕人在參賽前對海下灣一知半解,直至付出熱血及青春製作短片,更自發在港鐵推廣海洋保育,又在網上「呃like」,過程中他們漸漸醒覺這片海域的珍貴和美麗,並感慨當局在發展和保育政策上的矛盾。記者唐溥晨

        啟新書院派出兩隊學生出戰,每隊各有六人。隊員區子為坦言,參賽前對海下灣只是一知半解,賽後卻感慨政府發展與保育政策的矛盾:「以往不知道有海下灣這個地方,參賽後不斷研究,才發現在香港這片石屎森林中,難得有海下灣這個後花園,但政府的丁屋政策卻與保育背道而馳。」

        參與比賽認識海下珍貴

        隊員梁伊喬也對此感可惜:「政府一方面講保育海岸公園,卻容許丁屋的排污系統、興建私人道路,污染環境及海洋。」

        如今,比賽已結束,但眾人對海下灣的關心未有劃上句號,梁伊喬表示,隊員除向環團伸出友誼之手,更關心與海下灣遭遇相似的郊野公園:「我們在網站change.org發請願書,又聯繫『綠色和平』及『地球之友』,其實不止海下灣,白腊、鎖羅盆等『不包括土地』,在未被納入郊野公園前,生態也備受威脅。」

        啟新書院另一同學,則拍攝了一段逾兩分鐘的短片,以童言童語表達海下灣故事。隊員趙家希指,政府理應是保育海洋的先鋒,但他們卻發現,當局提供的資訊不盡不實,低估了海下灣的價值:「海下灣的實際面積比政府畫的海下灣地圖大;有超過二百種珊瑚,而不是所公佈的一百三十種。」

        市民醒覺政府難為所欲為

        除製作短片,他們更在放學後,在太子、旺角、油麻地、九龍塘等港鐵站,向途人播放短片「儲like」,趙強調:「我們不是只求呃like,播放短片後,更會向他們解釋海洋保育概念。」

        學生指,若要市民自發去阻擋政府的丁屋政策,其實是實力懸殊,如雞蛋與高牆,但他們不認為是螳臂擋車,梁倚晴說:「愈多人了解及關注海下灣,政府及發展商便不會為所欲為,我們只希望市民能醒覺,像參賽短片尾聲提到的『難道你希望下一代,只從書本認識樹木及大自然嗎?』」

        海下灣一○年被日資發展商購入大批土地,預備發展私人樓宇。政府於去年把海下灣納入《海下分區計劃大綱草圖》,但仍有「不包括土地」可被用作丁屋發展。

        
■啟新書院六位學生組成「RCHK Team 1」,製作音樂短片,推廣保育海下灣。
■啟新書院六位學生組成「RCHK Team 1」,製作音樂短片,推廣保育海下灣。
■另外六位學生組成的「RCHK Team 2」,則製作故事短片。
■另外六位學生組成的「RCHK Team 2」,則製作故事短片。
■西貢海下灣被譽為「香港後花園」,是港人看珊瑚及潛水的熱點。
■西貢海下灣被譽為「香港後花園」,是港人看珊瑚及潛水的熱點。
■Team2成員趙家希指海下灣有逾二百種珊瑚。
■Team2成員趙家希指海下灣有逾二百種珊瑚。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