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故事
新聞故事
新聞故事

冀助同路人活出積極人生 視障高球手 誓圓教練夢

2014/08/11 08:41:31 網誌分類: 生活
11 Aug
        失去視力,不代表失去能力。先天嚴重弱視的黃美玲敢於接受挑戰,無心插柳下接觸高球運動,憑先天具爆發力的體質及不氣餒精神,打出優異成績,去年獲表揚為傑出視障運動員。美玲深信可衝破先天障礙,發揮個人極限,還希望成為全港首名視障高爾夫球教練,教導其他殘疾人士,活出積極人生。

        假如只可訓練兩周,就要上陣參加體育比賽,相信很多人會「耍手擰頭」。不過個子嬌小、二十三歲的黃美玲卻「無有怕」。美玲雖嚴重弱視,但無阻好動的她參與各項體育活動。自少熱愛運動的美玲,曾在盲人體育總會參加游泳、馬拉松及足球訓練,後來當上總會兼職員工,前年七月安排其他失明人練習高爾夫球,活躍好動細胞慫恿美玲揮舞球桿,教練發現她身體柔軟,發球迅速、有爆炸力,甚具潛質,遂鼓勵她加入球隊。

        膽粗粗打比賽趣事多多

        美玲正式受訓不到兩星期,同年十一月便參加惠州舉行的首屆國際盲人高球邀請賽暨國際傷健共融高球賽。首次參賽且不熟習環境,自然趣事多多,美玲憶起當時猛力揮桿發球之際,聽到有人大叫,原來她差點打到旁邊澳洲選手的導向員,「那個高爾夫球被我打到凹陷變形」,可想而知這位小妮子的爆炸力如何強勁。

        受視力局限,失明人士比賽時要靠導向員做「盲公竹」,指示高爾夫球及球洞位置、方向及特點,透過對距離及空間的描述,引領球員運用最合適的力度發球。不過揮桿之後,美玲笑稱都不知道球打到哪裏,即使入洞亦要導向員告知才知道。

        銳意成為首名視障教練的美玲,十一月將參加港穗盲人高爾夫球錦標賽,與世界各地視障球手一較高下。要走上教練之路,美玲表示首先要熟習比賽規例,多參加對外比賽吸取經驗,最重要是掌握發球節奏、練習好心理質素。

        努力熟習規例比賽吸取經驗

        美玲的教練黃永耀指,視障高球學員有時比健全者發揮得更好,因為他們知道既然看不見,就會放鬆心情,重視身體感覺,專注如何有節奏地發力擊球,「我們(健全人士)可能顧住望實個波,結果打不中」。黃永耀續指,擊中高球一刻,發出的聲音清脆,頗有聽覺的刺激效果,令學員很有滿足感,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但黃永耀慨歎,本港高球練習場地有限,現時只有西貢滘西洲高爾夫球場開放公眾練習,學員平日只好在康文署轄下高爾夫發球道練習,但場地往往跟比賽時有高低起伏的果嶺相差甚遠。

        盲人高爾夫比賽按視障者視力等級劃分三等,比賽規則跟一般的大致相同,只是特設「讓桿」,即每洞比標準桿多設兩桿;即使視障選手把球打到沙池、水面或森林等,也不算犯規。

        為讓視障人士有平等機會參與體育運動,馬會撥款二百六十萬元予香港盲人體育總會,為失明人士提供有系統訓練,包括高球、足球及馬拉松等,為期兩年,協助他們融入社會。

        記者譚美寶

        
■美玲個子嬌小,惟甚具潛質,獲教練賞識,鼓勵她打高爾夫球。
■美玲個子嬌小,惟甚具潛質,獲教練賞識,鼓勵她打高爾夫球。
■美玲短短訓練兩周,在惠州參賽便得到嘉許。
■美玲短短訓練兩周,在惠州參賽便得到嘉許。
■美玲與教練黃永耀。
■美玲與教練黃永耀。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