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靈
潘國靈
潘國靈

自戀神話通識

2015/12/14 08:41:11 網誌分類: 生活
14 Dec
        談到自戀文化,懂一點文學典故的,都會想到希臘神話中的納西瑟斯(Narcissus)。事實上,英文形容人自戀、自我陶醉(narcissistic)或作名詞用的自戀者(Narcissist)等相關字眼,便源自於他。自戀於二十世紀初由佛洛伊德帶入精神分析(作為一種人格特徵),繼後進入社會學領域(經典如理查.桑內特的《公共人,再會吧!》),至今已成普遍的文化研究課題。不少有關著作,作為引子,都會由納西瑟斯這一筆說起。

        像最近兩期談及美國聖地牙哥大學心理學教授JeanM.Twenge的《自戀世代》(NarcissismEpidemic:LivingintheAgeofEntitlement),第二章便有這段文字:「英文中的『自戀』(Narcissism)這個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的納西瑟斯,他是一個想要尋找愛人的迷人美少年。美麗的仙女愛可(Echo)愛上了他,納西瑟斯說什麼,她就重複一次,可是納西瑟斯卻拒絕了她,她也就逐漸消失不見。納西瑟斯繼續尋找完美的伴侶,直到有一天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納西瑟斯愛上自己的影像,一直凝視着它,至死方休。在他駐足的河岸上,長出如今被稱為水仙(narcissus)的花。納西瑟斯的神話闡述了自我欣賞的悲劇,因為納西瑟斯被自我欣賞所箝制,無法與任何人產生連結──而他的自戀也傷害了別人(在這個例子中是愛可)。」

        納西瑟斯這神話其實並不這麼簡單,其中的簡化和扭曲看來並非「個別事件」,也見於不少論著及一般理解,有感於此,且拿出來談談。

        首先,納西瑟斯「想要尋找愛人」嗎?恐怕不是吧。與其說他尋找愛人,不如說他並無愛人的意識──如果愛人是一種對象戀(objectlove),也就是以另一個「他者」作為愛戀對象。作為「自戀者」,納西瑟斯的癥結是並無自我與他者的邊界。因此,他拒絕一個又一個的追求者、愛慕者(以上說到的愛可其實只是其一),與其說他高傲、殘忍,不如說是不感興趣(disinterested)──他根本並無愛的意識,一個將所有東西都消融於自我的人,是不懂也不能愛上別人的。

        但自我(或自我中心)並不必然自知。事實上,我們如今常說納西瑟斯是一個美少年,他對自己的美貌一直以來其實並不知曉。他並沒有對湖自照的習慣,他後來溺斃其中的湖面,是他生平以來第一次照的「鏡子」。希臘神話給這美少年的神諭(oracle)是如此說的:「只要他不認識自己,便會活到耆老之年」(wouldlivetoaripeoldage,aslongasheneverknewhimself)。但命運給他懲罰,讓他來到湖邊,沉迷於湖中倒映之美。湖面成了他生命中第一次出現的「邊界」,遙遙相對也相距的「他者」成了他第一個愛戀對象,他凝視良久,到最後一刻,方知這「對象」原來是自己。神諭應驗了,他知悉了自己,等着他的便是死亡。所以,跟一般人對自戀者過份自我欣賞的認知相反,納西瑟斯其實一直是全然單純(innocent)的,他首次自我欣賞就是他自我陷溺之時,自我認知在於最後的靈光一瞥。換言之,自我認知不是開端,而是終結。死亡伴隨「自知」而來,當然,正如所有的鏡像,自我照見但同時必然是錯認(misrecognition)的。墮入湖中,重新將眼前的邊界距離消融。相較起來,現在社會討論的自戀文化,「自戀者」卻是從高度自我欣賞開始,其「死穴」不是「自知」而是過度評估自己(納西瑟斯好歹是貨真價實的美少年,現代自戀者卻大多不是;自我崇拜其實是「不自知」)。納西瑟斯終究領悟自戀乃鏡花水月不可竟及,而現代自戀者則被自我充盈,並被賦予各式自我實現的勵志嘉許。將納西瑟斯這充滿悖論的神話帶回今天的自戀文化世界,還有不少可延展思考的空間。

        潘國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