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聲集
恒聲集
恒聲集

不少「熟地」有待釋放

2016/12/30 08:41:39 網誌分類: 經濟
30 Dec
        最近特區政府更新長遠房屋策略建屋目標,最新推算二○一七至一八年度起的十年房屋供應目標為四十六萬個單位,包括二十萬伙公屋、八萬伙居屋及十八萬私樓單位,各項建屋量維持不變。但據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當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手上的「熟地」幾已耗盡。換言之,政府似乎有「巧婦難為無米炊」之感。

        所謂「熟地」,即是指該幅土地已擁有較為完整的基本設施,包括水電供應、污水排放、交通網絡和社區配套等。在「熟地」上建樓,時間和成本當然比未開發的土地快捷和節省得多。筆者曾擔任過城規會委員,很了解政府要開發一片荒地,殊不簡單,不僅要敷設水電煤及排污設施,還要解决交通網絡及環保問題,以及研究醫院、學校、警署及社區所需的其他配套,且要過「公眾諮詢」一關,這些都絕非一年半載能拍板,甚至可能拖三、五年也未必能成事。

        不過,政府指其手上「熟地」幾已耗盡,筆者對此說法有所保留,認為最少有三類「熟地」,政府若能夠靈活處理,是可以釋放出來的:第一,目前全港共有約四千幢樓齡超過半世紀的舊樓,其中約一千幢被列為「有較明顯欠妥之處」,即有可能變成「危樓炸彈」,政府如推出一些放?「強拍」門檻的政策,鼓勵快加重建,一方面可及早減少「危樓炸彈」威脅,另方面亦有利土地重新規劃發展。

        第二,全港工廠大廈約有一千四百幢,這些工廈大都是佔地廣和層數少的建築物,但礙於現行補地價政策不利工廈拆卸重建,以致所佔土地未能配合社區發展,政府如能推出一些鬆綁政策,相信很多工廠區的面?很快便會煥然一新。

        第三,目前全港仍有二百多個公務員建屋合作社,當局曾計算過,若把這些合作社所擁有的「公務員樓」重建,共可提供逾九十六萬平方米的總住宅樓面面積。要知道,這類「公務員樓」大都超過一甲子樓齡,層數少(只有四至五層),又無升降機,空置率高達三、四成,且不少均位於市區黃金地段,若不拆卸重建,實屬資源浪費。

        以上三類樓宇所佔的土地總面積不少於一千五百公頃,最重要的是全部都屬於「熟地」,如果政府確實抱着「地盡其用」的原則辦事,設法為這三類樓宇的重建掃除障礙,把相關「熟地」釋放出來,便「有米可炊」了。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李秀恒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