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聲集
恒聲集
恒聲集

中小企也需要「樂業」

2017/06/16 08:41:31 網誌分類: 經濟
16 Jun
        筆者常說,港人最共通的訴求就是四個字:安居樂業。林鄭新班子即將上任,能否爭取民心歸向,就看新政府能否排除干擾,全心全意為港人帶來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關於安居的話題,本欄日前已談論過,接下來是想說說樂業的問題。

        樂業不但是指就業者,應還包括各行各業的經營者。儘管香港失業率已有一段長時間幾近全民就業,但很多中小企目前的經營環境相當困難。須知道,香港雖是一個商業發達的城市,但超過九成半以上是中小企,聘用的人手逾130萬,是香港經濟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柱,若然這支柱受到動搖,後果堪虞。

        雖然香港連續20多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但近年由於有些「分離主義」勢力在興風作浪,破壞香港的營商環境,令到中小企陷於困局。就以零售業為例,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2004年至2013年內地開放「個人遊」,這10年可說是本港零售業黃金年代;但到了2014年,由於發生「佔中」事件,零售業銷貨額開始轉勢,跌至4933億元;2015年,由於陸續出現「鳩嗚」、「光復」等辱客行為,銷貨額繼續收縮,按年跌3.7%;去年再跌8.1%。

        有人計算過小企的營商成本約佔銷貨額95%,以2014年數字計,零售業總經營成本約為4700億元,這個數字,包括租金、工資、銷售成本等。由於有通漲,至2016年零售業總的營商成本,肯定高於4700億元,但全年銷貨額只得4366億元,這意味甚麼?意味着很多零售商上年均虧了本,甚至有些捱不住而結業了。若有留意,當會發覺很多地區均多了「吉舖」出現,並非好現象。

        想中小企樂業,便須設法讓他們看到發展的前景。工商界曾一再建議,政府可以按各區不同的特色,推動發展專業批發市場,例如:長沙灣適宜發展為港版「東大門」,紅磡可以打造珠寶城;深水埗可變身電子產品世界;觀塘可成為小商品天地;黃竹坑可作為傢俬中心;上環可擴展為國際食材貿易中心。發展批發市場好處是既可帶動旅遊和物流業等發展,且經營門檻較低,適合中小企參與。可惜的是,政府的回應並不積極。

        林鄭的政綱提到,為了增強香港的競爭力,政府角色也需要改變,除了繼續擔當以往「監管者」和「公共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外,還將要擔當「促成者」和「推廣者」的角色。中小企對此充滿期待,希望新政府能說得出,做得到。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李秀恒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