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聲集
恒聲集
恒聲集

工廈住宅值得重提

2017/07/25 08:41:33 網誌分類: 經濟
25 Jul
        新任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日前探訪了三戶住在深水埗劏房的家庭,為香港原來還有人住在這麼惡劣的環境而感到難過。但他明白在現實環境下,根本沒法取締劏房,否則這些人的處境將會更加堪虞,所以他並沒奢言要在甚麼時候全面取締劏房,反而建議由一些志願機構,在市區租入一些大面積房屋,然後把它們改裝成多個劏房式的細單位,非牟利提供給有需要人士居住。

        有評論認為,這種以「劏房治劏房」想法算是比較務實,但若只局限住宅樓宇改建,選擇有限而且租金不便宜,沒可能達到預期效果。要真正大規模地解決問題,必須動用工廠單位,才能有效以相對安全,間隔合理,租金廉宜劏房去取締那些不安全、不規範、租用條件苛刻的劏房。

        事實上,特區政府亦曾經有此設想,五年前時任政務司司長的林鄭月娥便曾主動透露,政府有意推出「容許工廈改建為過渡性小型住宅」政策,一方面希望以較短時間令市場增加小型住宅供應,紓緩房屋供應壓力,另一方面是想把愈來愈失控的「劏房」問題納入規管。

        政府應重新研究政策

        那時社會反應相當正面,覺得政策除了可達到政府目的外,亦可為政府節省大量公共資源,包括土地和公帑,同時增加工廈活化的出路,可謂「利民、利官、利商」,一舉三得。

        可惜事隔十個月,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把這項政策「打入冷宮」,理由是經研究後發覺「在財務及規劃上並不切實可行」。筆者曾撰文對此表示失望,並認為否決理由不充份。

        首先在財務方面,改建成本能否負擔得起,應由工廈業主自行考慮,毋須政府代為判斷。而在規劃方面,政府當時的工廈活化政策是容許工廈改建酒店,酒店房間也是住人,何故改建酒店可以,改建小型住宅則不可?

        一項原本受到大眾贊同的利民政策最後流產,結果是四大皆空。一是「劏房戶」無法早日改善居住環境,二是政府面對「屋荒」壓力無法消除,三是工廈活化少了一個出路,四是社會要花費更多的公帑和土地等公共資源來應付基層住屋問題。看來,「容許工廈改建為過渡性小型住宅」政策是否值得重新研究和推出,特區新班子應認真考慮。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李秀恒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