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聲集
恒聲集
恒聲集

填湖不宜輕舉妄動

2018/01/09 08:41:34 網誌分類: 經濟
09 Jan
        不久前,土木工程署公佈馬料水填海技術方案研究報告,認為在馬料水填海技術上可行,可同時滿足土地和地區發展需求。按當局方案設想,填海規模約60公頃,連同遷入岩洞後,可騰空28公頃污水處理廠原址,合共可提供88公頃新土地,預計可興建約11000伙房屋單位,容納34000餘人,規模相當於太古城。如一切進程順利,最快可於2026年推出。

        馬料水是政府早前定出五個近岸填海選址之一,其餘四個選址分別為小蠔灣、欣澳、屯門龍鼓灘以及青衣西南部。馬料水填海方案是五個選址中,最早第一個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

        筆者發現在報告發表後,社會反應相當正面,公眾較能接受,並沒出現半年前香港大學科斯產權研究中心提出填平船灣淡水湖建議時所引起的爭議,說明港人看待填海造地問題理性,懂得務實分析,不再一提起就盲目反對。

        馬料水填海反應正面

        事實上,馬料水填海方案與填平船灣淡水湖建議,兩者分別的確很大。先說馬料水填海方案,主要是把城門河出口「喇叭位」略為收窄,對吐露港海洋生態影響輕微;建築物規定採取梯級式發展,樓宇高度由內陸向海遞減,盡量保持原有觀景;大埔公路將擴闊,以應付未來人口增加需求。

        政府打算把新增土地預留三成作為綠化地,其餘建屋用地公私營單位比例為6比4,既可提供41500個就業機會,將來又可安排24000人上公營樓。整套計劃對環境沒甚影響而有助紓緩屋荒,公眾對此沒有甚麼異議,只是要求各方面配套要跟得上。

        相反,填平船灣淡水湖建議一提出,即引起社會熱議。有人認為設想大膽顯出新思維,因填湖可增加1250公頃土地,用一半來建屋,已可提供30萬個單位,可供近90萬人居住,並且只要抽乾湖水便可填土,比填海更快,成本更輕,又不會破壞周邊海洋生態。

        不過,更多人認為船灣淡水湖作為香港第二大水庫,仍然肩負保障全港八百萬人用水的蓄水功能,東江水輸港後也需要水庫儲存,單靠萬宜水庫不足應付,若把淡水湖填平了,還須另覓地方蓄水,豈非多此一舉?

        一個人可以忍受昂貴的居住成本和惡劣的居住環境,卻沒有人可以過着沒有水的日子。李光耀初當新加坡總理時曾說過:「在活命水面前,任何政策都得屈服。」當中道理不難理解,所以填湖之議不宜輕舉妄動。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