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識滿天下
商識滿天下
商識滿天下

笑容生活教室

2018/08/31 04:12:26 網誌分類: 生活
31 Aug
          當大家聽聞「笑容生活教室」這個名稱時,相信都會好奇一問:「教室為何是笑容的?教室跟生活有何關係呢?」原來「非一般的教室」創辦人張笑容小姐(見圖)是一位家長教育、教師發展及僱員培訓顧問;也是《頭條日報》專欄作家。資深傳媒人張笑容,過去二十年曾主持電台、電視多個時事、教育、親子節目,諸如《頭條新聞》、《五稜鏡》、《自由風自由Phone》、《清談一點鐘》、《笑容從家開始》等。她的著作包括《笑容從家開始》、《直播室裏的媽媽》、《孩子,你是我幸福的一堂課》、《給孩子的幸福維他命》。

          「當人感到有希望的時候,才會出現『笑容』;當人感到要改變的時候,就須接受教育。『生活』包括人生的不同場景,例如家庭、學校、工作間;生活同時反映了個人的價值觀、生活態度,涵義是非常廣大的。」張笑容表示,創立「笑容生活教室」的目的是「助人在不同場景中突破,勇於改變,提升自己,邁向豐盛生活。培訓工作吸引之處在見證和參與別人的成長歷程,為他們的人生帶來希望,是何等美妙的事!」

          談到校園文化,她記得多年前到美國進修,觀察到師生的互動非常積極正面。學生主動表達意見;而老師亦相當開明,尊重不同看法,不會裝出一副老師威嚴。但在香港讀書,大家都習慣背書、抄答案,很少訓練獨立思考。她認為香港的工作、學校和家庭文化,仍以服從權威和查找錯處為主,欣賞、鼓勵不足。有些老闆會公開指責犯錯的下屬,但只會私下表揚做得好的同事;於是「打工仔」害怕和老闆開會。在學校裏,學生做錯事,老師會大聲責備;學生做得好,老師只會細聲稱讚;於是學生逃避與老師接觸,老師問問題,學生便立即低頭。家庭的情況也差不多 ,家長誤以為讚賞會令孩子驕傲,批評才能激發進步。當孩子到了反叛的青春期,便會對抗父母。

          「我相信人生若用大部份時間去尋找和改善自己的缺點,最後只能成為中庸的人;相反,若用把重點放在發掘和發揮優點,將更大機會成為卓越的人。發揮優點,更勝修補缺點。」她希望助人無論在工作、學校或家庭中,都能發揮自己的優點。「每個人都有未被發掘的潛能,每個人都有學習、成長的能力,要突破就要走出舒適區,挑戰自己既有的知識、能力和思維習慣。」

          張笑容認為個人改變由自己開始,組織改變則應由「管理層文化」開始。「所謂一所公司的文化,其實就是該公司管理層的文化,而管理層的文化往往體現在作決定(decision making)的習慣上。作為員工,所謂追隨公司文化,其實是追隨管理層文化,他們會透過觀察管理層如何作決定,從而揣摩管理層的文化。這樣看來,若有CEO想改變自己公司的文化,校長想改變自己學校的文化,家長想改變自己家庭的文化,便需要由自己做起,改變必須從上而下。」

          家庭、學校、工作是生活中的三個主要重心,建構正面家庭、正面校園、正面辦公室文化,是「笑容生活教室」的願景。

          撰文︰ 陳志亮

          本欄由中大EMBA課程專訪成功機構,冀讀者能從中借鑑其成功理念及心得。

        由陳志輝教授統籌

        (中大EMBA課程主任)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gg
gg 2020/10/16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