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349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2020/04/06 14:00:05 網誌分類: 教育
06 Apr

master曾

349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我們的目標:

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地道」的普通話。

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地道」的廣東話。

https://www.facebook.com/tsangmaster9449/mastertsang

http://mastertsang1.com/中國語文知識歡迎下載五星級官方網站

https://mastertsang.blogspot.hk/2013/08/2  更多中國語文知識谷歌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曾

 

 

 

5861)普通話說:錢可通神(qián kě tōng shén)

解說:

「錢可通神」是諺語,字面意思為:有了錢連神仙也可以買通。

比喻有了錢連鬼神也可以買通,以金錢賄賂人的魔力,賄賂神仙、

效果極大。比喻金錢的魔力極大。或作「錢能通神」。

出處唐‧張固《幽閒鼓吹》卷五十二《錢可通神》:

話說張廷賞是宰相但兼職「度支」,掌管國家財政收支。

他得知有一個大案子,很有些冤屈,每每想到都很是為之嘆息。

待到張延賞正式擔任度支使後,就召喚獄吏,嚴厲的訓誡他說:

「這個案子已經拖很久了,你們必須在十天之內將它審理完。」

第二天他去批案子,桌子上有一張小紙條,上面寫道:

「送你三萬貫錢,請你不要過問這個案子。」

相國公很生氣,更加催促這個案子。

過了一天又見到一張小紙條:「送你錢五萬貫。」

相國公更生氣了,命令(手下)兩天必須了結這個案子。

第三天又有一張小紙條,寫著:「送你十萬貫。」

相國公就停止調查不再過問。

公人(封建時代稱衙門裡的差役)悄悄探聽這個案子,相國公說:

「錢已經送到了十萬,(他—賄賂者)可以與神相通了,沒有不可轉回

的事情。

我怕禍及到我,不得不接受這筆款子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有錢能使鬼推磨

在廣東地區,「有錢能使鬼推磨」是家喻户曉、婦孺皆知的「口頭禪」。

但大多數人只曉得直觀地理解成:「只要你肯花錢,什麽勾當也有人替

你幹,却未必知道它有一番來歷呢!

【有錢能使鬼推磨】民間故事:

首先從一首山歌談起:

「造紙先師係蔡倫,鼎鼎大名世聞名。

紙幣看來張張薄,能抵幾多金和銀。」

這是我們先輩對古代造紙大師對人類物質文明創造出無限財富的頌揚。

話說:

當年蔡倫發明造紙術,一時轟動而且陡然富貴起來。

前來做買賣的、要求學技術的有如潮水般湧來。

而蔡倫却只做買賣,生怕別人學了技術,搶了自己飯碗,擠掉自己財源,

他對前來要求學技術的一概謝絶,只收留下胞弟一個人。

但他那個胞弟弟,因為圖財心切,功夫還未學到家,就急着和妻子一起在

家裡辦起了作坊,日夜趕工;

可惜所生産出來的紙品質低劣,賣不出去,眼看堆積成山,

連老本也快虧光了!怎麽辦?

夫妻倆對着紙堆發愁,不知如何是好,想着想着還是老婆的腦子好用,

一下子計上心來。她這麼一説,丈夫連聲稱妙!

説幹就幹;

那一夜他們偷偷弄來一口棺材,到天一露白(天光),老婆就扶着棺材

大哭起來呼喊:

一焼草紙哭涯夫,因為造紙把命收,

涯夫唔系短命種,仰般閻王亂鈎簿?

二焼草紙哭涯夫,為何前世柬麽修?

丢下涯今來守寡,瞞人帶大你遺孤?

三焼草紙哭涯夫,今日麽夫面烏烏,

孤兒寡母難度日,情願隨夫命唔留!

就這様直哭得天昏地暗,一時驚動四鄰,有前來勸解的,也有前來悼念的,

一個個都為她凄切的哭聲陪下眼淚。

可就在這時,只聽得「咚地」一聲,棺蓋衝開,她老公鑽了出來:

「涯妻莫哭,涯妻莫哭」!

在場的人都為「死鬼還魂」嚇得張口結舌,面如土色,渾身發抖,連脚也挪不動;

待回過神來,問是怎麽回事,只聽她丈夫哭着回答道:

「柬多親鄰你唔知,因為造紙害死哩, 去到陰間閻王殿,

閻王見我兩手空空,臉上立即變了色彩,厲聲喝道:「你想做“唧” 抑或做鬼,若想做鬼,為何不帶見面禮來?

説罷,就喝令左右:「快把新客打入大牢,罸做苦力拉大石磨!

(“唧”讀去聲。客家話,傳説是鬼中最醜陋、最低賤的一種。)

這時上演:

今日好得有賢妻,火焼草紙滿天飛,

張張紙灰化作錢,飛到閻君大殿裡。

閻王一見心歡喜,張口露齒笑眯眯,

眼看新客多朝貢,夢裡笑醒多少回。

次日,閻王來到大牢,見我拉磨拉得滿頭大汗,肩頭也磨腫了,喊道:「小蔡,現在你可以回陽間去了!

小蔡一時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抬頭一看,見是閻王老爺,立即跪道:「老爺,你這是……。」

閻王說,「我查了一下夀簿,見你氣數未盡,不該早日下來,是主管的人誤了情報委屈你了,今日賜你還陽,夫妻團聚,生兒育女去罷。」

小蔡說:「這,……我那磨還未推完呢?

閻王說:「不要緊,我自會安排死窮鬼去推了!

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小蔡的草紙一下子就賣完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也就成為代代相傳的民間傳奇了。  

 

5862)普通話說:千慮一失(qiān lǜ yī shī)

解說:

「千慮一失」是成語,意思是指聰明人的考慮,也會有不周到的地方。

失:錯誤。

出處1《晏子春秋·雜下十八》:「嬰聞之:聖人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出處2清·俞樾《春在堂隨筆》第五卷:「著書之家,千慮一失,往往有之。」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老貓燒鬚

(這是一句粵語俚語,形容有經驗的人,有時也會出錯,本來可以避免的

失誤卻因為大意沒有倖免,犯了跟新手同樣的錯誤。)

【老貓燒鬚】闡述:

據說貓的鬍鬚有特別的功能,猶如一把尺子,是用來測量洞口寬度的。

如果沒有鬍鬚,貓抓老鼠時,就可能撞壁傷亡。

因此,鬍鬚對貓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到了冬天,農家的貓為了避寒取暖,晚上都往熄火後的灶爐火堂裡鑽,

到了天亮主人起來生火做飯時,貓就會先離開灶堂,否則人們一點火,

貓的鬚毛就會給燒掉,逃得慢的,還可能葬身火海,成為「烤貓」。

老貓經驗豐富,較少出危險,小貓貪睡則經常出事故。

 

5863)普通話說:狼心狗肺(láng xīn gǒu fèi)

解說:

「狼心狗肺」是成語,意思是形容心腸像「狼」和「狗」一樣兇惡狠毒。

出處1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十:「那知這賊子恁般狼心狗肺,負恩忘義。」

出處2清·李寶嘉《中國現在記》第十二回:「你這個狼心狗肺的爛貨,你想把我氣死了,你們去過快活日子。」

出處3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十:「那知這賊子恁般狼心狗肺,負恩忘義。」

【狼心狗肺】典故:

很久以前,有個叫慈生的青年,為人正直、誠實。

有一次,他打柴回家,半路上碰見一隻受傷的烏龜,便將它抱回家中

精心飼養。數日後,烏龜傷好,為了報答慈生的養護之恩,送了能

「起死回生的寶珠」給他。
這天,慈生上山打柴,在路上遇到一個「心肺」被掏空的屍體,

屍體旁邊還有一條狼和一隻狗因爭食人的「心」、「肺」而致死的屍體。

慈生出於善心,便用砍刀剖開狼和狗的肚子,掏出「狼心」和「狗肺」

置入死人的屍體中。

接著,用寶珠把這個人救活了。

那人復活後,說自己叫「壞水」,對慈生千恩萬謝。
過了幾天,縣衙裡來了幾位公差,將慈生押到了縣衙。

原來是「壞水」為貪慈生手中的寶珠而買通縣令,稱慈生偷了他的東西。

受了賄賂的縣官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將慈生痛打了一頓,搜出寶珠,將他趕出了縣衙。
慈生回家後躺在床上生氣,後悔不該救活這個沒「良心」的壞東西。

夜裡,慈生做了一個夢,夢中送他寶珠的烏龜對他說:「皇上的女兒得了病,明天就貼榜招賢,你可藉治病之機,奪回寶珠。」

慈生說:「可我不會治病呀。」

烏龜說:「這無妨,可用大棗7枚和7色絲線與寶珠同蒸煮,然後令其將棗一次服用,皇上女兒的病即可痊癒。」

慈生說:「可是我的寶珠已被人奪去啦!

烏龜說:「只要你見了皇上說明藥方中的寶珠必須用你失去的那顆,皇上自有辦法幫你追回。」
第二天,城內果然貼出了招賢皇榜。

慈生便依了夢中的啟示「揭了皇榜」,監榜人把慈生帶到了皇宮。

皇上詢問慈生治病需要什麼藥材。

慈生說:「要大棗7枚、7色絲線各一條與寶珠同蒸熟後食用大棗。」

皇上聽後非常高興,便派人去辦理。

慈生攔住皇上說:「皇上,一般寶珠不可,非要……。」

未等慈生說完,皇上便迫不及待地說:「宮裡有的是上好寶珠,隨你選用。」「不行!皇上的寶珠再好,非臣民的寶珠不行!

「皇上!臣民的寶珠被一個長著「狼心狗肺柳枝肋」的人奪去了!
慈生便將自己的失珠寶經過詳細地敘說了一遍。

皇上隨即命人將那縣官和「壞水」押來治罪。

縣官被革職為民,寶珠交還慈生為公主治病。

「壞水」被押解下殿,剖腹驗看,果然是「狼心狗肺柳枝肋」。
從此,「狼心狗肺」一詞便流傳下來,比喻那些忘恩負義、心腸狠毒、

做事兇殘的傢伙。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畀個心肝當狗肺

(形容不識好歹,辜負咗人哋一片好心的人。)

 

5864)普通話說:癡人說夢(chī rén shuō mèng)

解說:

「癡人說夢」是成語,原指對傻子說夢話而傻子信以為真。

比喻憑妄想說根本辦不到的荒唐話;

今多譏人愚癡,口出妄誕之言。

痴:呆,傻。

出處1·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八回:「甚至此書一出,群書皆廢,何至如此,可謂癡人說夢。」

出處2·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三回:「子牙笑曰:鄧將軍;你這篇言詞;真如癡人說夢。」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食得大頭葱菜多

(意思是嘲笑別人言語荒唐而不切實際,一切都是夢想、空想。)

蔥菜,又叫大頭蔥菜,係醃製過嘅大頭菜,亦係廣東常見嘅醃菜,通常用嚟蒸牛肉或者豬肉。

民間流傳食得大頭蔥菜多會發很多夢。

 

5865)普通話說:易如反掌(yì rú fǎn zhǎng)

解說:

「易如反掌」是成語,形容做事情像翻一下手掌那樣容易。

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到。

出處1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藩台又叫首府、首縣寫信出去,向外府、縣替他張羅,大約一二千金,易如反掌。

出處2《北史.卷三八.裴佗傳》:「以國家威德,將士驍雄,汎蒙汜而揚旌,越崑崙而躍馬,易如反掌,何往不至。」

出處3《三國演義.第二二回》:「以明公之神武,撫河朔之強盛,興兵討曹賊,易如反掌,何必遷延日月。」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手板眼見工夫

(形容很容易做的事情,只要用眼一看就會的事情;多數用來比喻工作非常輕鬆很容易搞定。)

 

5866)普通話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yī bō wèi píng,yī bō yòu qǐ)

解說: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是諺語,形容一個浪頭尚未平復,另一個浪頭

又掀起了。

比喻事情進行波折很多,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另一個問題又發生了。 

出處1·姜夔《白石道人詩話》:「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又作。」

出處2唐· 劉禹錫《浪淘沙》詞:「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後波生。」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醫得頭嚟腳抽筋

(由於病患太多,醫得一種,醫唔曬其它;比喻顧此失彼)

 

5867)普通話說:以牙還牙(yǐ yá huán yá)

解說:

「以牙還牙」是諺語,形容用牙齒「咬回」對方,來對應對他方用「牙咬」的攻擊」。

意思是採取與對方相同的態度或方法報復對方。

比喻針鋒相對地進行回擊。

出處1《舊約全書·申命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出處2《舊約全書·出埃及記》:「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出處3魯迅《墳·論「費厄潑賴」》:「『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一)「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民間傳說1

據說以前有兩夫妻很懶,經常為誰做家事而爭吵;

後來,兩個達成了協議:

每月「初一」起妻子做家事;每月「十五」起丈夫做家事。

這就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一詞的來由之一。

(二)「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民間傳說2

據說在明朝正德年間,有一對夫妻,二人十分恩愛,發願生生世世為夫妻,

由於其人對其妻百般寵愛,心疼妻子為家務事而煩勞,日見消減。

於是便對其妻講,朔日屬陰,由你而始,望日為陽,自我而生。

意思是以後家裡的一應事務,「朔日」由你而做;

自「望日」開始,就全部由我負責。

在古時「朔」、「望」二日就是指「初一」、「十五」;

後來流傳到民間,就有了“你做初一我做十五”這個詞,這就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一詞的來由之二了。

在當時的意識形態局限下,這個男人肯為妻子如此做,殊為不易。

 

5868)普通話說:不著邊際(bù zhuó biān jì)

解說:

「不著邊際」是成語,意思是說話上文、下理沒有牽連和關係;

形容說話亂說一通,既空泛又不切實際。

著:接觸,挨上;

邊際:邊緣,界限。

出處1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9回:「何濤思想:在此不著邊際,怎生奈何!我須用自去走一遭。」

出處2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一章:「簡直是胡拉亂扯,說得太不著邊際了。」

出處3夏丏尊葉聖陶《文心》三一:「大文剛才看了一遍《詩品》;又揣摩了一番陽剛、陰柔,心意中含含糊糊地,好像有所理解,卻是不著邊際。」

丐:粵音:概(乞丐)

丏:粵音:免(1)遮蔽(2)古代避箭的短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老點/老嚸

話說廣州有間歷史悠久的茶樓叫做「點都德」,諧音「點都得」,

意思是怎樣「點菜」都可以。

其實,「點」是一個簡化字,古代漢語寫作「嚸」。

「嚸」字,在廣東話中內涵十分豐富:

「老點」意思是指作弄,胡吹,欺騙,點人(整蠱人家),

着人點(給人家整蠱);

廣東人和香港人常用「老點」表示針對個人來做事;或騙那個人做某些事!

有一部戲叫《倫文敘老點柳先開》;(這部喜劇電影在1994113日在香港首映,由鄧光榮監製,羅文導演,張衛健、郭富城、周慧敏、吳孟達、梁家仁、劉家輝主演。)

劇情就是倫文敘老點(戲弄)柳先開。

「老點」本來不是粵語,只是粵語一直在使用而已;

其他方言都把老祖宗的這個詞弄丟了。

例如:《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經常「老點」豬八戒去做事,豬八戒上孫悟空的「當」可多了,於是豬八戒長了心眼後,他會對孫悟空說:「師兄,你這回不是又在「老點」我吧?

 

5869)普通話說:咬人狗兒不露齒(yǎo rén de gǒur bù lòu chǐ)

解說:

「咬人狗兒不露齒」是諺語,形容真正厲害的人,在外表是不顯露出來的;

比喻不露形跡或不動聲色。

意思是若是被人故意欺負,起碼要有反應,讓對方忌憚幾分。

出處1《金瓶梅.第二六回》:「你咬人的狗兒不露齒,是言不是語。」

出處2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三折:「那廝正是咬人狗兒不露齒。」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老虎唔發火當病貓

形容老虎不發怒,就會被人認為是一隻有病的貓。

(廣東話的意思是:我不發嬲,別人就當自己冇到。)

發火:生氣,發脾氣的意思。

表示人不顯露威嚴的時候,別人認為自己軟弱可欺,所以要表現出自己的威勢。

 

5870)普通話說:炊沙成飯(chuī shā chéng fàn)

解說:

「炊沙作飯」是成語,形容煮沙子作飯。

比喻徒勞無功,白費氣力。

炊:燒。

出處唐·顧況《行路難》詩:「君不見擔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飯豈堪食。」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嘥心機捱眼瞓

(嘥,浪費的意思;形容白做;付出時間、努力都得唔到應有嘅成果,指徒勞無功,白費心血。)

 

5871)普通話說:指桑罵槐(zhǐ sāng mà huái)

解說:

「指桑罵槐」是成語,意思是明指「此」而暗罵「彼」。

比喻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是罵那個人。

亦作「指桑樹罵槐樹」。亦作「指桑說槐」。

成語「指桑罵槐」是人們經常用的口頭語,探尋其出處,都是出自

明朝蘭陵笑生寫的《金瓶梅詞話》:「他每日那邊指桑樹罵槐樹;百般稱快。」

此句成語得以廣為流傳是因為《三十六計》的傳播,因為第二十六計

就是「指桑罵槐」。

出處2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咱們家所有的這些管家奶奶,那一個是好纏的?錯一點兒他們就笑話打趣,偏一點兒他們就指桑罵槐的抱怨。」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指冬瓜畫葫蘆

(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罵那個人,近似比喻亂說。)

 

5872)普通話說:真人面前不說假(zhēn rén miàn qián bù shuō jiǎ)

解說:

「真人面前不說假」是諺語,形容在真誠可靠或知情的人面前不必說謊話。

真人:真誠的人或了解事實的人。

出處《儒林外史》第五十回:「看老爹這個舉動,自然豪傑。真人面前我也不説假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講大話甩大牙

(廣東人這句:講大話甩大牙,本來是告誡細路仔唔好講大話。)

其實,「講大話,甩大牙」這句家傳戶曉的話,本身便是一個「大話」,甚至連小孩子也知道,講「大話」不會「甩大牙」。

而外國名著《木偶奇遇記》所寫的情節:「講大話,鼻子便會變長」,有時也會被父母用作告誡小朋友之用。但當然,這同樣是一個「大話」。

 

5873)普通話說:從容不迫(cóng róng bù pò)

解說:

「從容不迫」是成語,形容態度鎮靜,不慌不忙,從容鎮定。

從容:不慌不忙,鎮靜;

不迫:不急促。

出處1魏蘭《浙案紀略原序》:「當其臨事之時,從容不迫,顏色不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

出處2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五回:「內中就有使慣了竹筆,拿不上筆來的;也有怯官的,戰戰哆嗦畫不像樣的;竟有從容不迫,一揮而就的。包公在座上,往下細細留神觀看。」

出處3巴金《春》三一:「惜乎高家子孫太不給你爭氣了,請你數一數高家究竟有幾個像樣的人!覺民從容不迫的嘲諷首,彷彿他自已並不是高家的子弟。」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天跌落嚟當被冚

「天跌落來當被冚」的意思是說,世上沒有事值得擔心的,就算天塌下來這樣的大事,都頂得住;比喻做人樂觀,也當它是蓋在身上的被單好了。

 

5874)普通話說:刨根問底(páo gēn wèn dǐ)

解說:

「刨根問底」是諺語,意思是查問根由,探究底細。

出處1老舍《老張的哲學》第三二:「一輛汽車碰在一株老樹上,並沒傷人誰能刨根問底」

出處2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九章:「你刨根問底,是啥意思?你既不是治安組長,又不是民兵隊長!」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打爛沙盆璺到㞘/(打爛沙盆紋(問)到篤

(意思是一直問到底。)

借字:打爛沙盆問到(篤)。

形容人鍾意尋根究底。

璺:指沙盆爛徂(咗),但未碎裂之前出現嘅「裂紋」。

㞘:底部。(粵音):督

「璺」同「問」同音,因此「打爛沙盆璺到㞘」被人引申來形容「尋根究底」

 

5875)普通話說:束手旁觀(shù shǒu páng guān)

解說:

「束手旁觀」是成語,意思是事情發生後,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

不加過問。

出處1《歧路燈》第六二回:「咱們不得不束手旁觀,睜著眼叫他陷於不義。」

出處2巴金《秋》三九:「梅因吐血而死。現在年輕的枚少爺又在吐血,又是一個悲劇,他們仍然只有束手旁觀。」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大安旨意

(形容毫無根據嘅安全感,即係懶散而唔理會現實情況,仍然覺得唔會出事嘅一種態度。)

 

5876)普通話說:吃力不討好(chī lì bù tǎo hǎo)

解說:

「吃力不討好」是諺語,形容費了好大力氣,也得不到讚許。

形容事情棘手、難辦,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對頭。

討:求得。

出處1·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8回:「老實說,有了錢,

與其這樣化的吃力不討好,我倒不如拿來孝敬點給叔公了。」

出處2茅盾《白居易及其同時代的詩人》:「嚴格說來,詩歌的翻譯是

吃力不討好的事。」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擇使

「擇使」同清末民初嘅銀元有關,當時各地政府同銀號均有自鑄銀元,

但各地所鑄銀元重量、銀質不一,滲有「銅」或「鉛」嘅銀幣充斥市場。

做交易嘅人會用肉眼將銀元揀擇,揀出嚟嘅假銀元叫「擇使

呢個工序通常都由具經驗嘅人負責,如果篩選出錯,就會有損失,

非常麻煩。後來,「擇使」就引申為「麻煩」、「棘手」嘅意思。

舉例1使」,

舉例2使」,

舉例3使」,

舉例4使」,

 

5877)普通話說:沒頭沒腦(méi tóu méi nǎo)

解說:

「沒頭沒腦」是成語,意思是毫無線索或沒有根由。

頭、腦:比喻線索或根由。

出處1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這些人雖常在這裡,卻是散在各處,這一會沒頭沒腦,往哪裡去捉?」

出處2茅盾《宿莽·陀螺二》:「對於這一段沒頭沒腦的議論,徐女士簡直想不出適當的應答。」

出處3魯迅《徬徨·肥皂》:「這是什麼悶胡盧,沒頭沒腦的?你也先得說說清,教他好用心的查去。」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冇厘搭霎/冇釐哪更

「冇」就是沒有,「厘」指的是一點點的意思,「搭霎」形容分寸,交代。

形容一個人辦事沒頭沒腦;做事不跟別人交代、做事不仔細、沒分寸、

做事沒條理;不踏實;不合常理或違背邏輯思維。

 

5878)普通話說:走背字(zǒu bèi zì)

解說:

「走背字」是諺語,意思是運氣不好,遇上壞運氣;遭逢厄運,十分倒霉。

出處1高雲覽《小城春秋》第三四章:「陳曉說,老三真是走背字兒啦。官廳出了賞格要他的腦袋。」

出處2鮑昌《庚子風雲》第一部第十一章:「唉,人要是走背字兒,什麼砸鍋事兒都能碰上。」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行路都踢親腳趾公

(形容行衰運,衰到連行路都受傷。)

 

5879)普通話說:明廉暗察(míng lián àn chá)

解說:

「明廉暗察」是成語,形容用各種方法進行調查研究,查明真相。

比喻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佈。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八卷:「正不怕明廉暗察,信不讓於春秋裡

季札,治不讓穎川黃霸。

【春秋裡季札】闡述

季札是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第四個兒子,十分賢德。但是,當他的三個哥哥

繼承王位並相繼去世後,季札卻藏了起來,不肯繼位。

用現代流行的話來翻譯意思是說,季札真是仁義啊,我對他的敬仰真如

長江大河綿綿不絕啊。

【治不讓穎川黃霸】闡述

黄霸字次公,西漢時期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

史學家班固評論說:「自從漢朝建立以來,要講治理百姓的官吏還是

數黄霸第一。」

黄霸還在年少時,就立下了做一名好官吏的志向。

由於漢時並無科擧制度,漢武帝爲緩解財政困難,發布詔令,

凡是向國家貢獻財產的給官做。

黄霸便用糧食換了一個卒吏。

從政後,奉公守法,以廉爲本;體察民情,以勸課農桑爲重。

特别是黄霸斷案,崇尚仁政,反對酷刑;對疑案堅持從輕處理;

主張對犯罪實行外寬内明,教化爲先,把重點放在防患於未然上,

所以,黄霸爲官,百姓擁護,朝廷滿意,屬下悦服。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擇日問地腳,斟酒問提壺

斟酒問提壺是諺語,諺語是人民群眾口頭流傳的固定的語句;

恰當地運用諺語可使語言活潑風趣,增強說話的表現力。

「斟酒問提壺」的意思是:要「打酒」多少份量;

應該問清楚「提壺人」;

〔比喻唔清楚就問清楚,唔係一味靠估。〕

引申若要查明真相,應該問當事人。

 

5880)普通話說:推三拉四(tuī sān lā sì)

解說:

「推三拉四」是成語,意思是找各種藉口推託、阻撓。

推:推諉。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2回:「好生給姨太太捶腿。要茶要水,別推三拉四的。」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借頭借路

(意思是用種種方法和理由作托詞。)

「借頭借路」其實就是將「借頭路」拆開來講,咁「頭路」係乜東東呢?

原來,「頭路」作「門路」解,在「百越語」中,「頭」意思是「門」,「路」與漢字同義。

這樣,「借頭借路」意思就是「借門借路」,比喻人尋找「某種藉口」也。

 

五星級語文工作室官方網站

http://mastertsang1.com/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