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351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2020/04/13 13:42:41 網誌分類: 教育
13 Apr

master曾

351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我們的目標:

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地道」的普通話。

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地道」的廣東話。

https://www.facebook.com/tsangmaster9449/mastertsang

http://mastertsang1.com/中國語文知識歡迎下載五星級官方網站

https://mastertsang.blogspot.hk/2013/08/2  更多中國語文知識谷歌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曾

 

 

5901)普通話說:小兒強解事(xiǎo ér qiǎng jiě shì)

解說:

「小兒強解事」是諺語,原意是指小孩子對事物並無正確的認識和理解,

卻一味以自己的意願曲解事物;對事只平息爭端,而不去評論是、非曲直。

強:勉強。

出處唐·杜甫《彭衙行》:「小兒強解事,故索苦李餐。」

出自唐代杜甫的《彭衙行》

憶昔避賊初,北走經險艱。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盡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顏。

參差谷鳥吟,不見遊子還。

痴女飢咬我,啼畏虎狼聞。

懷中掩其口,反側聲愈嗔。

小兒強解事,故索苦李餐。

【《彭衙行》】部分語譯:

想當時躲避賊兵叛亂之初,往北逃跑經過多少艱難險阻。

夜深了還逃亡在彭衙道上,月亮照著白水山。

全家人長途跋涉,非常狼狽,逢人難免厚顏求食,窘迫異常。

谷鳥參差啼鳴,一路荒涼,不見有逃難的人還回家。

小女兒餓得直咬我,怕小孩哭聲被虎狼聽到。

摀住她的嘴不讓出聲,但小孩卻哭得更厲害了。

小兒子故意說要吃苦李,以示自己懂事。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撩是逗非

「撩是逗非」是廣東人成日講嘅詞語,形容人中意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不過日常廣州話講呢個詞語嗰陣,就講成係撩事斗非

不過,根據漢語「構詞法」,呢個撩是逗非四字詞語,係屬於「對偶性」嘅,

亦即是話,「是」對「非」、「撩」對「逗」符合呢個標準,

同時意思亦解得通。

 

5902)普通話說:問心無愧(wèn xīn wú kuì)

解說:

「問心無愧」是成語,意思是沒有什麼感到慚愧的地方。

比喻反躬自問,沒有對不起自己的地方。

問:問自己;

愧:慚愧。

出處1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二回:「就是將來外面有點風聲,好在這錢不是老爺自己得的,自可以問心無愧。」

出處清·百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君無須度問此;只問己心;問心問無愧;即陰律所謂善。」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拎(拿)得起放得下

佛法中的「拿得起」:是指既能面對「稱合心意」之境況—面對順境能開心。佛法中的「放得下」:是指亦能面「不稱合心意」之境況—面對逆境能安心。

廣東話:拎(拿)得起放得下

意思是做過的事情,無論對、錯都不要後悔。

成功之時,不可因此而責諷他人;

失敗之時,不可反復悔恨而自暴自棄。

認為自己是對的,不可因他人的不理解而怨恨他人;

認為自己是錯的,也不應懼怕承擔後果而內推卸責任。

所謂「拿得起放得下」便是:

不為他人而容活,不為環境所動,不悔恨懊惱,輕言放棄,

不為成功失敗所牽絆的堅毅勇敢之人。

 

5903)普通話說:面不改色(miàn bù gǎi sè)

解說:

「面不改色」是成語,形容遇到突發事件時,顏容不改變顏色。

比喻遇到危險時,表現出毫不畏懼的神態,從容鎮靜。

面:顏面;

色:顏色。

出處1元·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二折:「我這虎頭寨上,但凡拿住的人呵,見了俺,喪膽亡魂,今朝拿住這廝,面不改色。」

出處2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六回:「秦王叱左右,前縛藺相如,

相如面不改色。」

叱:粵音:戚

叱:解:指大聲呵斥

縛:粵音:博

縛:解:捆綁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滋油淡定

「淡定」本來是粵方言詞,現在,一同進入了普通話,

被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2012)收錄,成為「現代漢語大家庭」的一員,

豐富了普通話的表現力。這些粵方言詞,促進了現代漢語「詞彙」的發展。

粵語「淡定」的本義,指稱「冷靜;鎮定;穩重」的意思,

也可以單用「定」,例如:大家「定」啲嚟!表示「極為從容鎮定」,

粵語還會用「定過抬油」的俗語。

「淡定」的「淡」,古漢語作「澹」(例如:成語澹(淡)泊明志)。

「澹」與「淡」同音,今作「淡」。

加上「定」字,就有了安定之意。

「淡定」本是粵方言詞,這些年卻流行於普通話。

粵方言中有「滋油淡定」,意思是在不利的、有危機的情況下,也能鎮定從容,不慌不忙。

「滋油淡定」可以分開說「滋油」;也可以重疊用「滋滋油油」或

「淡定」也可以重疊用「淡淡定定」。

 

5904)普通話說:渾然不覺(hún rán bù jué)

解說:

「渾然不覺」是成語,意思是沒留意到、沒注意到;

對身處的環境毫無察覺的樣子。

渾然:混同在一起的樣子。

出處1《紅樓夢.第五回》:「便是那些小丫頭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

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鬱不忿之意,寶釵卻渾然不覺。」

出處2《二程遺書》卷二上:「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

義、禮、知、信皆仁也。」“

出處3清·黃宗羲《答董吳仲論學書》:「」破除攔截,方可言前後內外

渾然不覺也。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唔驚唔覺

(意思是指有一些變化,在潛移默化之間,就發生了,讓人都沒有感覺到。)

 

5905)普通話說:刁鑽古怪(diāo zuān gǔ guài)

解說:

「刁鑽古怪」是成語,形容為人刁蠻機靈,性情怪僻。

比喻行事狡猾怪僻,和別人不一樣。

刁鑽:狡詐;

古怪:怪僻,不同尋常。

出處1明吳承恩《西遊記》:「又各掛著一個粉漆牌兒,一個寫著刁鑽古怪,

一個寫著古怪刁鑽。」

出處2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七回:「你看古人中,那裡有那些刁鑽古怪的題目和那極險的韻?」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鬼五馬六

舊時候有這一說法:

初一是雞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豬日,初四是羊日,初五是牛日,

初六是馬日;

初五、初六兩日,有舊習俗是去「地藏廟」去拜「牛頭」、「馬面」的,

不過,「牛頭」、「馬面」也是「護法」之一,供在廟中有警戒世人的意思。

所以總讓人覺得「牛頭、馬面」蒙有一層神秘古怪的色彩;

因此,「鬼五馬六」可以解釋為人的舉動「神秘」、「荒誕」、「古怪」,

有讓人琢磨不透之意。

 

5906)普通話說:裝神弄鬼(zhuāng shén nòng guǐ)

解說:

「裝神弄鬼」是成語,本指假扮鬼神騙人。

後多指玩弄手段或花樣來欺騙他人。

出處1·無名氏《錯立身》戲文第12齣:「我舞得,彈得,唱得。

折莫大擂鼓吹笛,折莫大裝神弄鬼。」

折莫:解:不論、不管。

出處2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七回:「你們別和我裝神弄鬼的,什麼事我不知道?」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整古做怪/整蠱做怪

形容將嚴肅、平凡的主題「開玩笑」,做到諷刺、幽默、搞笑、

引人注意等效果;通常帶有貶意。

 

5907)普通話說:食不果腹(shí bù guǒ fù)

解說:

「食不果腹」是成語,指吃不飽肚子。形容生活貧困。
果:充實,吃飽。
出處1先秦·莊周《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語譯】

到郊野去的人,帶上三餐就可以度往返,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里之外

去的人,頭天晚上就搗米儲積乾糧;到千里遠處去的人,三個月以前

就要儲積乾糧。

出處2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下》:「他小時候家境清寒,

經常食不果腹,忍飢捱餓。」

出處3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三編:「人民生活更加貧困,衣不蔽體,

食不果腹 。」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倒轉砂煲

(形容)很窮,沒錢、沒飯吃,即「窮到膿」的意思

 

5908)普通話說:勉為其難(miǎn wéi qí nán)

解說:

「勉為其難」是成語,意思是勉強去做能力所不及或不願去做的事。

出處1·朱熹《論語·憲問》:「處貧難,處富易,人之常情,然人當勉為其難,而不可忽其易。」

語譯:人變窮很難,變富很容易,這是人們都能理解的,不能因為其受「難為」,但也不能完全對其置之不理。

出處2丁肇中《我的自白》第六段:「所以,我勸那些想幹一番事業的朋友,應該以興趣為出發點,不能勉為其難。」

出處3梁信《從奴隸到將軍》下集第四章:「可是,情況尚不分明,我怎樣迎敵?好吧,勉為其難吧。」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豬頭骨—難啃兼冇肉

豬頭骨又大嚿又硬又難啃,廣東人是用來形容沒人願意做或者很難

完成的事情;暗喻很棘手的工作,或難以達成的任務。

 

5909)普通話說:一口兩匙(yī kǒu liǎng chí)

解說:

一口兩匙」是成語,形容一口吃兩匙食物,不易嚼爛。

出處宋.范成大〈丙午新正書懷〉詩一○首之四:「口不兩匙休足穀,身能幾屐莫言錢。」自注:「吳諺云:『一口不能著兩匙。』」後用以比喻貪多。

【一口兩匙】闡述:

吳地諺語有「一口不能著兩匙」語,意謂:一張嘴中,不能同時放入兩個湯匙,比喻人的需求有限,不可貪多。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大喉欖

所謂「喉欖」,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喉結」,即指人咽喉部位突起的軟骨;

時人又稱「喉核」,因為「喉核」突起時就如有一粒橄欖放在喉嚨中,

故因而俗稱為「喉欖」;

因此,所謂「大喉欖」本意就是「大喉核」之意;

然而在粵語中,它原來又是一句歇後語:

大喉欖—食凸

食凸形容胃口大、貪婪;比喻人貪多求大;

很明顯,當一個人吃東西時,喉核也會跟著有前後的移動動作,

即會有「喉核」突出的動作;如果一個人的「喉核」大,吃東西時,其喉核突出的動作就更大,更易見清楚;

因此,吃東西時大喉核特別突出,於是就得出「食凸」這歇後語。

再深一層去理解「食凸」的詞義,所謂「凸」是指「超出」之意;

「食凸」又可指「貪吃」之意,再引申出「貪得無厭/貪婪」之意;

故「大喉欖」其實乃是指一個人「貪得無厭」。

 

5910)普通話說:混水摸魚(hùn shuǐ mō yú)

解說:

「混水摸魚」是成語,形容利慾薰心的人總想混水摸魚,從中撈一把。

比喻趁混亂時機,撈取不正當的利益。

出處1《中國歌謠資料‧口吃中國飯》:「何應欽 ,骨頭輕,混水撈魚鬼門經,口吃中國飯,心向大『皇軍』。」

出處2馬南邨《燕山夜話‧一個雞蛋的家當》:「而他打算把這個拾來的雞蛋,寄在鄰居母雞生下的許多雞蛋裡一起去孵,其目的更顯然是混水摸魚。」

出處3茅盾《蝕‧動搖》:「他又覺得南鄉農民的辦法,『也不無可取之處』,只要加以變化,自己就可混水摸魚,擇肥而噬。」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搏大霧唔使做

形容趁著霧大,趁著別人不注意間,我幹什麼事情,別人都不知道,

趁著混亂去找便宜。

「博大懵」普通話的意思是裝傻、扮傻。

 

5911)普通話說:孤雁出群(gū yàn chū qún)

解說:

「孤雁出群」是成語,本來是指單飛不合群的鳥。

形容人很特殊,與眾不同:

比喻不合群、性情孤獨、怪僻的人。

出:超出、離開。

出處:清.夏世欽《槐軒論詩法》:「蓋首句出韻,名為孤雁入群;末句出韻,名為孤雁出群。」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十五章:「這一來更使別人看不慣,把我當作了抨擊的目標,​​罵我孤雁出群。不近人情。」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燒壞瓦唔入疊(踏)

舊時中國樓房的屋頂多鋪上「瓦」片,必須一式一樣才可齊齊整整地「疊」上。「燒壞瓦」就是指瓦窯燒出的不合規格瓦片,這些瓦片是「疊」不上屋頂的。於是廣東人就引申用來形容那些不合群甚或性格孤僻不佳的人。

【燒壞瓦唔入疊】闡述:

普通話「垛」字,粵音讀「朵」,是指整齊地堆積成「堆」的東西;

例如「草堆」、「瓦堆」。

「燒壞的瓦片」變了形,當然不能與「完好瓦片」成堆,亦即「不合垛」,

就好比不合群、性情孤獨怪僻的人。

廣東人說「一堆」時,會說「一疊」(「疊:(dip6/碟)」;

變韻母後讀「踏(daap6)」);那「不合垛」便是指「唔入疊」。

 

5912)普通話說:走漏風聲(zǒu lòu fēng shēng)

解說:

「走漏風聲」是成語,形容洩漏機密或消息。

出處1《三俠五義》第60回:「賢弟休得如此。豈不聞窗外有耳?倘漏風聲,不大穩便。難道賢弟醉了麼?」

出處2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5回:「今願陛下守口如瓶,不可提起,萬一走漏風聲,娘娘與夫人們只道妾等巧詐,以博聖恩眷寵。」

出處3高陽《胡雪巖全傳 · 平步青雲》中冊:「七姑奶奶為怕走漏風聲,特意約在那里相會。」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爆響口

廣東話說「爆響口」,意思是漏了風聲,或泄露了什麼秘密。

「爆響口」這三字的精緻,在於守密者的「嘴巴」,本應密不透風,但不知何故,嘴巴突然像爆竹一般,響個不停,將秘密一連串的說出來,有「爆大鍋」的意思。

 

5913)普通話說:庚癸之呼(gēng guǐ zhī hū)

解說:

「庚癸之呼」本為軍中乞糧的隱語。後引申為告貸之意。

為甚麼向人借錢又稱為「庚癸之呼」?

據《左傳.哀公十三年》中記載︰「吳申叔儀乞糧於公孫有山氏……對曰︰

『粱則無矣,麤則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

大意是說,春秋時代魯哀公十三年的夏天,哀公在黃池會見單平公、晉定公、吳王夫差。

粱:解:小米

麤:解:粗糧

麤:粵音:操

此時,越王勾踐也趁機兵分兩路,對吳國發動猛烈攻擊。一路由

大臣范蠡(粵音:禮)領軍,切斷北上吳軍的歸路;一路由先鋒疇無餘領軍,從吳國南境直逼吳都姑蘇城郊外。因為情況危急,吳王只得率軍回國救援。

由於吳王的糧草都是由國內靠著運河輸送補給,如今輸送物資的河道

均已被越軍封鎖,後勤補給突然中斷,十幾萬大軍馬上面臨沒有糧草的窘境。吳王無奈只能在回程路過魯國時,向魯國「商借」糧食。

從前吳國經常掠奪其他小國,魯國也是其中之一。

因此,魯國見吳國此時有難,自然「百般推託不肯借給吳國糧草」。

幸好,吳國大夫申叔儀與魯國大夫公孫有山是「舊相識」,

吳王便派他去向公孫有山商討借糧。

申叔儀見到公孫有山就唱道︰「佩玉繠兮,余無所繫之;旨酒一盛兮,余與褐之父睨之。」

意思是說,身上佩戴的玉飾下垂啊,我沒有栓繫它的東西!美酒盛滿酒器啊,我與穿麻布衣的父老只能看著它!

公孫有山很想幫助好友,但又怕擅自借糧被上司責罰,

就說︰「細糧(小米)是沒有了,粗糧還有一些。今晚你登上首山,大聲喊『庚癸』,就有人會給你送來糧食了。」

按照杜預對這段話的注解︰「軍中不得出糧,故為私隱。」

原來,軍中規定是不能出借糧食給別人。

所以,申叔儀借由〈乞糧歌〉用隱語「佩玉」,向公孫有山表示缺糧;

公孫有山則用「庚癸」,與他私自約定為借糧的接頭暗號。

如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曰:「叔儀乞糧於魯人,歌佩玉而呼庚癸。」

由此可知,「庚、癸」原為古代軍糧的隱語。

又庚是天干的第七位,癸是第十位,此用以主方位,代表糧食和水。

庚在西方,穀以秋熟,故以庚主穀;

癸在北方,居水之位,故以癸主水。

「庚癸」有給予食物、飲水之意。

因此,後來「庚癸」被引申為告貸之意,即向人「借錢」。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船頭尺度水

粵語俗語:「船頭尺度水」,含意則是指「借錢」。

所謂「船頭尺」是指船頭處塗劃的刻度線,用以測量船隻的排水量。

航船時用來丈量水高即「度(讀duo)水」的;

但是向人家借錢,為什麼叫「度水」?

因為在粵語裏,「水」是錢的隱語,譬如說人很有錢,廣州話可以這麼說:

「條友好疊水噃!」把「度水」用作為借錢的隱語。

由於經常向別人舉債者,總要有某種擺得上枱面的理由,而且不能重複使用,

因此要「度」。

【船頭尺度水】闡述:

《秋天的童話》(英語:An Autumn's Tale;台灣上映片名《流氓大亨》)

是一部於1987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張婉婷擔任執導,以及由周潤發、鍾楚紅、陳百強等擔任主演。

本片於1987年獲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獎、最佳編劇獎、

最佳攝影獎。

電影中周潤發演活了「船頭尺」的角色:

劇中周潤發的英文名是Samuel Pang

他原是一名在唐人街生活,在餐館任服務生的老粗男子。

平時好賭,生活亦不修邊幅,但是非常講義氣。

劇中,他發現對鍾楚紅飾演的李琪(十三妹)日久生情後,於是暗戀她,令他嘗試改變發奮,卻又自覺配不上李琪而不敢表露。

「船頭尺」是雙關語,意思是()「度水」,香港俗語中,

是「借錢」的意思。

 

5914)普通話說:仗勢欺人(zhàng shì qī rén)

解說:

「仗勢欺人」是成語,意思是橫行霸道的威嚇、欺負人。

或依仗某種權勢欺壓人。

仗:倚仗;依靠。

出處1·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他學師友,君子務本;你倚父兄,仗勢欺人。」

出處2毛澤東《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許多人發展了官僚主義的作風,仗勢欺人,用強迫命令的方法去完成工作任務。」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蝦蝦霸霸

「蝦」廣東話即欺負的意思,例如:人多蝦人少。

「蝦蝦霸霸」意思是形容一個人以自我為中心、為所欲為、到處稱霸,

就像螃蟹一樣橫行霸道。

含有盛氣凌人、威嚇之意。

 

5915)普通話說:心神不寧(xīn shén bù níng)

解說:

「心神不寧」是成語,形容人的心情不平靜。

定:安定。

出處1·吳承恩《西遊記》第33回:「三藏心神不寧道:徒弟啊,我怎麼打寒噤呢?」

出處2茅盾《幻滅》:「她自己也驚訝為什麼如此心神不寧,最後她自慰地想到:'是因為等待慧來。」

【成語辨析】

「心神不寧」和「七上八下」;都形容心神不寧。

不過,「七上八下」含有「慌亂」的意思;

並常和「十五個吊桶」構成歇後語;

「心神不寧」程度比「七上八下」淺得多。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囉囉攣

形容人因為身體唔舒服或者情緒波動,覺得坐立不安,唔自在,

點樣都唔可以平靜落嚟;

其實,「囉囉攣」係種情緒或心理上產生嘅衝突,有時會有「擔心」

同「驚」嘅感覺。

「囉囉攣」可以喺特定嘅情況下發生,例如有屋企人好夜未返擔心佢

出咗事,又或者係第二朝要考試搞到好緊張。

但係亦都有可能係慣性或者普遍嘅一種感受。

「囉囉攣」有好多形式,有社交方面嘅、自我嘅、壓力嘅、都可能會引起。

囉囉攣有可能對身體帶嚟唔好嘅影響,例如呼吸急促、頭痛、心悸,失眠等等。

 

5916)普通話說:咎由自取(jiù yóu zì qǔ)

解說:

「咎由自取」是成語,比喻災禍或罪過是自己招來的。

出處1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回:「然而據我看來,他實在是咎由自取。」

出處2《三國志·劉封等傳評》:「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食得咸魚抵得渴

鹹魚是一種又便宜又下飯的食物,然而吃鹹魚很容易讓人感到口渴。

細心的廣東人「格鹹魚致知」,從「要吃鹹魚就要忍得住口渴」,從而

深刻領悟了想要「得益」必須付出代價的道理。

形容做某件事要同時做好承受負面後果嘅思想準備。

 

5917)普通話說:油嘴滑舌(yóu zuǐ huá shé)

解說:

「油嘴滑舌」是成語,意思是形容說話油滑輕浮,愛耍嘴皮子。

出處1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一回:「俺看他油嘴滑舌,南腔北調,到底算個甚麼?」

出處2·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六回:「誰想晁大舍且不敢便叫珍哥竟到任內,要漫漫的油嘴滑舌騙得爹娘允了,方好進去。」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口花花

(形容人說話多,油腔滑調,愛說不中用的話或不合適的話。)   

 

5918)普通話說: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yǐ qí hūn hūn,shǐ rén zhāo zhāo)

解說: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成語,形容「外行人」胡亂指揮「內行人」,

或者「自己不懂」卻想要使別人明白。

比喻自己糊里糊塗,卻企圖教別人明白事理。

昏昏:模糊,糊塗;昭昭:明白。

出處1《孟子·盡心下》:

孟子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語譯】

孟子說:賢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後才去使別人明白;

今天的人則是自己都沒有搞清楚,卻想去使別人明白。

出處2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毛澤東同志曾教導我們,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知(識)少少扮代表

形容人一知半解,卻把自己當成專家。

知少少,扮代表是粵語裡的一句俗語,意思是某人對一件事情(事物)只知道點皮毛,就在別人面前裝成很在行的樣子,又叫「認叻」;

基本都是用作貶義詞。

用普通話來形容就是: 「一桶水搖不響,半桶水響叮噹」。

 

5919)普通話說:事後諸葛亮(shì hòu zhū gě liàng)

解說:

「事後諸葛亮」是諺語,意思是指事後自稱有先見之明的人。

出處1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後諸葛亮,決定拉武裝時我就說過,我們不拉出去,郭忠還可以存在,因為引不起小島的注意。」

出處2馬南邨《燕山夜話三種諸葛亮》:「有些人把事後諸葛亮當做了

一種諷刺,如果對於那種臨事毫無主張、事後就哇啦哇啦的人,諷刺是應該的。」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有早知冇乞兒/晨早知冇乞兒

有早知—形容:如果一個人能預知未來。

冇乞兒—形容:不會發生惡劣的後果。

有早知冇乞衣是粵語,翻譯過來就是:如果人都能提前預知,那麼就沒有人會失敗當乞丐了。

 

5920)普通話說:裒如充耳(yòu rú chōng ěr)

解說:

「裒如充耳」是成語,像聾子一樣塞耳不聞,形容拒絕聽取別人的意見。

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

裒:粵音:否

·黃宗羲《子劉子行狀》:「向者累請於公城守,裒如充耳。今欲為於國亡勢去之餘,亦已知其難矣。」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唔聽你支死人笛

(意思是指唔聽人指揮。)

舊時死人出殯,送殯人係用「竹笛」吹哀樂嘅。

聾人送殯,自然就聽唔到「竹笛」吹嘅哀樂。

「唔聽你支笛」除咗指「唔聽」某個人演奏嘅「竹笛哀樂」之外,重可以解釋為「唔聽你指揮」。

「死人」除咗可以指過咗身嘅人之外,重可以形容討厭。

這裡的「死人笛」是雙關語,兼指為「死人吹奏的笛聲」和「討厭」的話語、

討厭的說教;

「唔聽你支死人笛」相當於普通話中的「不聽你的那一套」的意思。

五星級語文工作室官方網站

http://mastertsang1.com/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