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耆商機
神耆商機
神耆商機

當姨姨變成姐姐

2020/06/11 04:12:51 網誌分類: 經濟
11 Jun
          在社交媒體看到有一個KOL朋友發牢騷,說在洗手間遇上粉絲,叫了他一聲「阿叔」,令他很不爽。在我們身邊,其實都有很多類似的情況。為了大家開心,本來小孩子應該叫叔叔阿姨的(即父母同輩),現在都改了叫哥哥姐姐。

          內地有一個詞叫「無齡感」(agelessness),意思是拋開年齡的約束,跟隨自己的心意,保持一種與年齡無關、率性而行的生活方式。相比內地人,香港人追求永遠年輕,有些人好介意被稱呼為伯伯或者叔叔。即使是四十幾歲人,都希望別人叫自己哥哥姐姐。當抱孫的時候,才會開始承認自己是長者。

          香港六七十歲的人,也會講起健康和老人話題,但往往都不是談自己,而是自己的父母。他們會陪父母看醫生,選養老院。他們不認為自己是需要住老人院的老人,不少人還非常活躍,甚至打工賺錢。香港的銀髮市場,其實有分多個年齡段,一般人印象中的銀髮市場,只是指老的老年人,反而忽略了六七十歲的初老一族。

          媒體廣告中,我們注意到一些為吞嚥困難老人而設的軟餐,和老人拐仗等長者產品。然而,真正全方位的銀髮市場,都是「不經意地」開發出來的。例如:電台節目、肥皂電視劇、A字頭運動鞋、Y字頭網球拍,H字頭的卡通公仔,當年如果擁有就已經很威風。如今這些產品隨著服務對象的老齡化,產品自己本身也變得適老化(即是所謂的「老餅」),客戶群體一直不變。換言之,產品不變,只是用家不再是年輕人為主。

        健康教育基金會主席

        關志康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