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259-262】中學三年級至中學六年級中文科應付文憑考試練習坊

2020/06/22 09:43:57 網誌分類: 教育
22 Jun

master曾

259-262】中學三年級至中學六年級中文科應付文憑考試練習坊

頭條日報網站master曾(共20290

259

命題作文:請以「探索」為題,寫一篇首尾俱足、結構完整的文章。

 

【注意】不得以新詩、歌詞或書信的形式書寫。

 

【寫作提示】:本次的作文採取的是「命題作文」的方式,屬寬題。在寫作上,

可從議論或記敘(說明)、抒情的角度發揮。

 

【解說分析】

(一)若從議論的角度出發,可以從「探索的原因」、「探索的目標」、「探索的過程」、

「探索的方法」、「探索的結果」幾個角度加以析論。

 

(二)若從記敘「說明」的角度出發,可用自身的經驗來舉例說明,如自己對知識、情感、價值、

生命哲學的探索,都是可以抒發的角度。

 

不過就以上兩種方法而論,第二種方法較為討喜。因為文學創作不是科學論述,文學創作需有文學的包裝,包括筆觸與情感,

 

若以第一種方法寫作容易流於嚴肅的抒論,甚且空泛,文學創作還是要有作者的真性情,如此才易動人。當然,若同學能適度裁剪兩種方法中的重點,從自然的探索寫到人文的探索,也是不錯的寫作方式。

 「參考示範作文」

260

【學習目標】閱讀理解作品與寫作能力

 

 

文言文語譯

 

請將下列文言文譯為語體文,並注意新式標點的正確使用

 

 

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

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

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李斯《諫逐客書》

 

【參考答案】

所以泰山不捨棄土壤,才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挑揀細流,才能成就它的深廣;

君王不排斥百姓,才能顯揚他的盛德。因此地不分東南西北,人不論本國外國,時時充實美好,

鬼神降下福澤,這是五帝三王所以無敵的原因。

 

現在卻擯棄百姓而幫助敵國,斥逐賓客而成就諸侯,使天下的賢士退避不敢向西,

駐足不入秦國,這正是借兵器給敵人,送糧食給盜賊啊。

 

261

【練習目標】字形辨識

 

【答案】(D)

下列有關「記」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陶淵明《桃花源記》採倒敘手法,從漁人的角度追憶自我無意中發

現美好世界的過程

 

(B)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以「始得」二字凸顯主旨,首段開門見山,

細數宴遊見聞

 

(C)范仲淹《岳陽樓記》旨在刻畫滕子京浮沉宦海、修葺岳陽樓之原委始末

雖名為樓記,實為史傳

 

(D)歐陽脩《醉翁亭記》首段採用「由景而人」的手法,勾連山、水、亭、

人物,終而拈出「樂」字

 

【解說分析】

(A)採順敘手法。

(B)首段以反襯的筆法,說明永州的奇山異水皆已遊歷,卻沒發現西山的超絕聳拔,比起其他奇巖怪石更為怪異,這是虛寫。由此引起下文,為次段之宴遊預留伏筆。

(C)旨在抒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與滕子京共勉。

 

【262】

【學習目標】詞性的辨識與運用能力

【答案】(D)

下列各文句,「  」內的語詞不作動詞用的選項是:

(A)有一母見信飢,「」信       

(B)不耕而食,不「」而衣

(C)因「」峰腋寺,作爲草堂

(D)北飲大澤,未至,「」渴而死

 

【解說分析】(A)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語譯】:「其中一位婦人發現韓信餓肚子,就拿飯給他吃。」「飯」是拿飯給他吃的意思,故為動詞。

 

(B)出自《鹽鐵論》。

語譯】:「不用耕種而有飯吃,不用養蠶而有衣穿。」「蠶」是養蠶之意,故為動詞。

 

(C)出自《廬山草堂記》。

語譯】:「因為面對腋峰寺,所以蓋了一間草堂。」「面」是「面對」之意,故為動詞。

 

(D)出自《山海經‧海經》。

語譯】:「他便想去喝北方大澤的水。還沒走到,就在半路口渴而死。」「渴」為動詞,口渴。「道」為副詞,是指在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