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5—7】五星級文憑考試綜合語文練習加油站

2020/07/02 10:04:07 網誌分類: 教育
02 Jul

master曾

57】五星級文憑考試綜合語文練習加油站

頭條日報網站master曾(共1—330

5

學習文句意涵的詮釋

典論論文

作者:曹丕 朝代:魏晉南北朝

【學習目標】理解與辨析作品的能力

 

原文第1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見之患也。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以此相服,亦良難矣!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而作論文。

1【語譯】段落語譯

 

文人彼此輕視,自古以來便已如此。傅毅比起班固,文才不相上下,然而班固卻歧視他,在給弟弟班超的信上說:「傅武仲因為會寫文章而擔任蘭臺令史,落筆時卻欲罷不能。」一般人喜歡炫燿自己的長處,然而文章並非只有一種體裁,很少有人能夠完全精通,因此各拿自己所擅長的,輕視別人的短處。俗語說:「家中的破掃帚,把它當作千金寶物。」這就是見不到自己短處的毛病。當今文人:魯國孔融、廣陵陳琳、山陽王粲、北海徐幹、陳留阮瑀、汝南應瑒、東平劉楨。這七個人,在學問上無所遺漏,在文章上不抄襲別人,都自以為是馳騁千里的良駒,昂首齊步並駕齊驅。有此等才華還想要使他們互相欽服,實在困難極了!大致說來,君子必先審視自己然後衡量別人,所以才能夠免除這種文人相輕且無自見之明的毛病。因而我寫下了這篇論文。

原文第2

 

王粲長於辭賦,徐幹時有齊氣,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幹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於他文,未能稱是。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以至乎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儔也。

2【語譯】段落語譯

 

王粲擅長辭賦,徐幹作品偶而帶有齊地舒緩的語氣,但仍是王粲的對手。像王粲的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徐幹的玄猿、漏卮、園扇、橘賦,就算是張衡和蔡邕也無法超越。然而其他體裁的文章,卻都不如辭賦出色。陳琳的章表、阮瑀的書記,是當今的傑作。應瑒的文章氣勢平和卻不夠雄壯;劉楨的作品風格雄壯卻不夠細密。孔融的才情氣質高超美妙,勝過常人;可是卻不擅長議論,理論無法勝過文辭;以至於夾雜嘲諷戲謔的語句。至於他所擅長的,可以媲美揚雄和班固。

原文第3

 

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闇於自見,謂己為賢。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

3【語譯】段落語譯

 

一般人看重遠古而輕視現代的作品,崇尚虛名而背棄實際,又患了看不到自己短處的毛病,認為自己的文章最好。文章寫作的基本道理相同,卻因文體不同而作法各異。大致來說,奏議應該典雅莊重,書論必須條理清晰,銘誄注重真實,詩賦要求華美。這四類文體的作法各不相同,所以會寫文章的人也各有偏好,只有通才的人纔能兼擅各種文體。

原文第4

 

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4【語譯】段落語譯

 

文章以文辭氣勢為主,(而辭氣高下決定於作家的才氣),作家的才氣有陽剛或陰柔等不同風格,不是勉強達到。就如同演奏音樂,曲調雖然相同,節奏法度也一樣,至於運氣就不一致,靈巧或笨拙的表現決定於演奏者各自不同的素質。即使身為父親、兄長,都很難把自己的音感轉換給子弟。

原文第5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夫然,則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而人多不強力;貧賤則懾於饑寒,富貴則流於逸樂,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幹著論,成一家言。

5【語譯】段落語譯

 

文章,是治理國家的偉大事業,也是個人永垂不朽的重要工作。人的壽命有終了的一刻,榮華享樂也只限於自己一生,這兩件事物都會有一定的期限,不像文章的流傳千古無窮無盡。因此古代作家,寄託生命在文辭中,將思想表現於著作內,不必借重優秀史家的美辭,肯定也無須依賴達官貴人的提拔吹捧,然而聲名自然流傳後世。所以當年周文王被囚時仍然推演易象,周公旦顯達後尚且制作周禮;既不因困窮不得志而不從事著述,也不因安逸享樂而轉移心思放棄。因為如此,所以古人輕視徑尺的璧玉反而珍惜分寸的光陰,是懼怕時間的流逝啊!可是現代人大多不知努力自勉,貧賤就畏懼飢寒,富貴就縱情享樂,於是只知營求眼前的事務,卻遺棄了千年不朽的功業。歲月不停地流逝,體貌逐漸衰老,很快地將與自然萬物一同變化死亡,這才是有志之士最感悲痛的啊!如今孔融等人已經去世,只有徐幹著有中論,完成了自成體系的專門著作。

 

6

【學習目標】詞意的閱讀與理解能力訓練

作者:李清照《如夢令》

引詞文意的敘述:敘寫忘情游賞的愉悅 

【原文】: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解說分析:

現存李清照《如夢令》詞有兩首,都是記遊賞之作,都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致。

這首《如夢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優美怡人。

 

「常記」兩句看起來似乎起筆平淡,但是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李清照所創造的詞境。

「常記」明確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時間是「日暮」,作者飲宴以後,已經醉得連回家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

「沉醉」二字透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

「不知歸路」也傳遞出作者留連忘返的情致;

 

接著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景遞進了一層,作者要興盡方才肯回舟,那末,未盡興呢?這樣的描述,恰恰表明作者遊覽興致之高,不想回舟。

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與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角的忘情心態。

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盪舟上的是遊興未盡的少女,這樣的美景,便躍然低上。

 

一連兩個「爭渡」,表達了主角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於「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的意景,嘎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令人回味無窮。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便能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抒懷心情,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跟隨她一起在荷花叢中蕩舟,沉醉不歸。

 

【語譯】:常想起那臨水亭台的黃昏時刻,遊興高昂而開懷暢飲,酒醉得居然認不清回家的路。等到天晚興盡想駕著小舟回去時,卻誤入了茂密的荷花叢裡。用力劃呀劃,急著歸去,不料驚起了夜宿水邊的鷗鷺。 

7

【學習目標】理解與辨析作品的能力

【答  案】(A)

 

古人書信往來,往往論及文章、學術,乃至人生問題。從下列書信流露死生感悟的選項是:

 

(A1):人生少得六七十者,今已三十七矣,長來覺日月益促,歲歲更甚。大都不過數十寒暑,則無此身矣,是非榮辱又何足道。節錄自柳宗元〈與蕭翰林俛書〉

 

(A2) 【語譯】:人生很少能活到六七十歲的,而我現在已經三十七歲了!長久以來就感覺歲月越過越快,一年比一年更加明顯。大約不過幾十個寒暑,就沒有我這個人了。是非榮辱又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呢?

 

(B1):僕雖不賢,……猶將耕於寬閑之野,釣於寂寞之濱;求國家之遺事,考賢人哲士之終始,作唐之一經,垂之於無窮,誅奸諛於既死,發潛德之幽光。節錄自韓愈〈答崔立之書〉

 

(B2) :寫的是自己將退隱著述,以文章自見。【語譯】:我雖然沒有什麼才幹……我還打算在空曠寬闊的田野裡耕種,在寂寞無人的水邊垂釣,同時探尋國家流傳的事蹟,考察那些賢智之士的一生,寫成一部唐代的經典,使之能夠永遠流傳於後世。對那些已死的奸邪諂媚之輩,我要在書中口誅筆伐;對那些名位不顯而品德高尚的人,則闡揚他們被掩蓋的光輝。

 

(C1):每見前世有名人,當論事時,感激不避誅死,真若知義者,及到貶所,則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窮愁形於文字,其心歡戚無異庸人,雖韓文公不免此累。節錄自歐陽修〈與尹師魯第一書〉

 

(C2) :寫人遭貶時,多有作戚戚之文的毛病。【語譯】:往往看到前代有名的人,當他議論政事的時候,感慨激動,不怕處死,儼然像個深明大義的人;可是被貶官到偏遠之地後,卻憂愁悲傷,怨憤歎息,有無法忍受的窮困惆悵表現在文字上,他心情的歡樂和哀傷,與凡庸之輩沒有什麼區別,即使是韓文公也不免有這種毛病。

 

(D1):自孔子沒,百有餘年而孟子生;孟子之後,數十年而至荀卿子;荀卿子後乃稍闊遠,二百餘年而揚雄稱於世;揚雄之死,不得其繼千有餘年,而後屬之韓愈氏;韓愈氏沒三百年矣,不知天下之將誰與也。節錄自蘇洵〈上歐陽內翰第二書〉

 

(D2) :此段文字盛讚孔子之後的孟子、荀子、揚雄、韓愈為千古以來繼承道統的四位先哲。【語譯】:自從孔子去世後,一百多年才有孟子出現;孟子之後,幾十年才到荀子;荀子之後,就稍微闊遠一些了,二百多年才有揚雄稱名於世;揚雄死後,無人能繼,達一千多年,然後才由韓愈接續;韓愈死去三百年了,不知道天下又會有誰接得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