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府風
學府風
學府風

大學生股海重創紀實

2009/02/09 00:00:00 網誌分類: 生活
09 Feb
        金融海嘯令不少院校投資損手爛腳,連帶教授們的強積金亦被沖走,可能要延遲退休。最近袁效仁聽聞,有學生因錯估市場走勢買入窩輪,在高峰期損失高達三十萬元,亦有學生將兼職所得用作投資,眼白白看着近四成血汗錢被「海嘯」捲走。

        錯估走勢全軍覆沒

        袁效仁早前提看到最近一期中大學生報《Varsity》,訪問了海外留學生回港搵工的困難,該期報道亦透露了本港多名大學生參與投資情況,當中以就讀中大工商管理學系的Matthew損失最嚴重。

        他表示,兩年前獲父母打本,將預留給他海外留學的七位數字資金作投資,但在去年五月至十一月金融海嘯期間,投資組合損失約二十萬元,高峰期更一度出現多達三十萬元虧損。

        在Matthew的投資經驗中,最經典一役,莫過於他在○七年十月估計恒指將掉頭下跌,於是購入恒指沽輪,但當時恒指升破三萬點,令他是次投資「全軍覆沒」,不過兩周後恒指急跌,印證了他的看法。

        經此一役,Matthew視短炒為搵快錢的捷徑,並購入一部Netbook,以便上課時也緊貼大市,又表示今次雖投資失利,但父母仍十分支持他,並視損失為交「學費」,當然他對於蝕錢仍感到內疚。

        Matthew尚幸有父母支持,但另一名就讀城大公共行政學系二年級生的劉同學,就和打工仔一樣,親身感受到蝕錢的切膚之痛。兩年前他將二萬元兼職賺得的血汗錢,購買股票和衍生工具,一度賺得一倍利潤,但金融海嘯令他倒蝕四成,現在更要節衣縮食。

        在芸芸大學生投資者中,也有人成功逆境求存,當中包括曾於○四年參加投資比賽獲冠軍的中大英文系學生Larry,Larry過去兩年將祖父母的三十萬元積蓄「變成」二百萬元,他透露致勝秘訣是將一半投資買人民幣以減低風險,又坦言去年十月親眼見證恒指由二萬八千點暴瀉至萬二點,感覺「十分嚇人」。

        「損手」挫折望改心態

        袁效仁覺得,大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小試牛刀學習投資亦無不可,但縱觀上述大學生的投資經驗,袁效仁發現不少大學生仍視股市為提款機,將「投資」變成「投機」,成為金融海嘯的受害者;希望同學今次繳交「學費」後,至少能賺回無價的教訓和經驗,改變投資策略和心態,否則日後難以在股票市場這個「鱷魚潭」中獲利,嚴重者更可能因而泥足深陷。

        袁效仁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Candy
Candy 2016/11/14

請問邊到可買到Ben Sir揀篤笑的入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