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權
梁家權
梁家權

登龍街的越色

2009/03/07 14:59:24 網誌分類: 生活
07 Mar
        朋友相約到銅鑼灣登龍街午膳吃越南菜,欣然赴會。本地的越南菜很討好香港人口味,一般越南餐廳菜單上絕少大菜,我覺得幾乎全部都可以稱之為小食,有三四個人一起用膳,可以吃很多款東西。

        我特別鍾情越南湯河,幾乎每次吃越菜,都會叫一碗招牌湯河。從前對港島大坑「火車頭」的出品有深刻印象,之後廚師另起爐灶在附近開了「越南站」,美味大轉移,廚師果然是一店的靈魂。今次第一次來「越色」,也叫了一碗火車頭湯河。坦白說,吃過越南站的出品,嘴也吃尖了,來越色也吃湯河是習慣性動作。湯河來了,熱呼呼的很對路,雖然很多人勸戒我不要吃太熱的東西,說會影響消化功能,甚至危言聳聽說,經常吃太熱的東西會導致胃癌喉癌甚至舌頭也會生癌,嚇得多有時也會避忌,但一碗越南湯河是否極品,一定要趁熱一嚐湯頭,才能分出高下。

        越色的湯頭沒有越南站那麼濃,湯料也少一點,但香氣十足,可能更合多數人的口味,河粉也頗幼滑,難怪午膳時間,店外總排了長龍。這次也試了春卷和香茅豬扒,味道也不錯,最後來一杯越南滴漏咖啡,除了滴漏中的濃郁咖啡外,還附上一壺滾水備用,濃淡悉隨尊便,都幾體貼。在當今經濟不景的艱難情況下,以一家平民化越菜來說,平均每人消費六七十至百多元之間,算是抵食了。

        從前在天樂里附近的《新晚報》上班,當時登龍街只有寥寥幾家普通得很的食肆,十年光景,這條短街面貌沒多大改變,依然的殘舊,但全條街幾乎都是食店,更重要是可以一吃的也不少。

        梁家權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