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府風
學府風
學府風

果效為本宜分科 免院校淪「職訓大學」

2009/10/05 10:17:37 網誌分類: 生活
05 Oct
        大學三改四為院校提供改革課程的機遇,其中教資會亦藉此投放大量資源,鼓勵和協助八大院校採用果效為本(OutcomeBasedApproaches),提升大學的教與學質素。但袁效仁聽聞,不少院校中人都抱怨,有關工作只是徒添教授的行政工作,並且教授要為學生的懶惰負上責任,擔心長遠而言會令本港大學生水準每況愈下。

        袁效仁知道,果效為本是要求教授「以終為始」,院校須對學生完成課程或科目的期望而設計課程內容。

        「等級描述」虛無縹緲

         有院校友好同袁效仁講,其實在推行果效為本前,絕大部份教授都會在每一科的第一堂,介紹課程內容和學習目標。而許多教學認真的教授,亦會在每一節課開始前,先向學生講解該節課的學習內容。他續稱,推行果效為本後,教資會按學生考試分數評估教授的能力,至於一些所謂共通能力,更要按既定而虛無縹緲的「等級描述」作評分。若在課程層面,學系更要拜訪僱主,了解畢業生是否掌握能力,但友好指出若以數學、社會學等純學術科目為例,畢業生大多投身與學科無關的行業,僱主亦不知道他是否掌握有關學科知識。

        友好慨歎不少學生愛「走堂」、考試「貼題目」,成績自然未如理想,但果效為本是按學生的成績衡量教授的教學表現,結果教授們要為學生懶惰而「背上黑鍋」,不少教授無奈之下唯有「將價就貨」,降低課程水平,大派高分成為學生「愛戴」的教授,但長此下去只會形成惡性循環,令大學水準不斷下跌。

        不時檢討免失本意

        不過,果效為本也有成功的例子,以專業課程的學科為主,例如美國工程界近年正積極推動院校採用果效為本教學,按照業界、院校、專業資格的要求制訂課程,令學生能配合現實需求。教資會有能之士,應否考慮「果效為本」只適用於專業課程?人文學科又如何「果效為本」呢?大家大概不想香港八大院校,都變相成為八家頒學位的「職訓局」吧?

        袁效仁覺得,教資會宜不時作出檢討,避免措施本末倒置;更重要的是學生應盡責任完成課程要求,而非不斷抱怨某教授是「肥佬專家」或「分數殺手」。否則即使任由教資會和教授們如何努力,也不能改善本港大學生的質素。

        袁效仁

        ?窆學生應盡責任完成課程要求,而非不斷抱怨某教授是「肥佬專家」或「分數殺手」。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Candy
Candy 2016/11/14

請問邊到可買到Ben Sir揀篤笑的入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