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權
梁家權
梁家權

闊別鳳眼果幾十年

2011/08/13 08:48:52 網誌分類: 生活
13 Aug
        剛從歐洲遠遊歸來,養健味豬的譚強電話便到,一定要我試一試剛摘下來的鳳眼果。翌日上午十一時,時差還未調校好,抱着惺忪睡眼來到他在銅鑼灣的店子,他即倒一杯紅酒過來。雖然通過多次電話,但我們從未見過面,所以第一次見面,無論如何要飲盡這杯。

        他在電話說到鳳眼果時,我一頭霧水,他說香港已經很少有了,我應該未吃過,而他在打鼓嶺有一棵鳳眼果樹,每年農曆七月十四前,正是鳳眼果成熟的時刻,但僅短短十天時間,摘樹上熟的最好,熟透掉下來的已不好吃了,今年摘下來拿店裏做菜。他拿幾顆出來讓我開眼界,十分面熟啊,很像小時候媽烚熟給我吃過的,應該還有一個像栗子的外殼,再問譚強,終於證實是幾十年前已吃過的東西。

        鳳眼果外形像榛子,味道清香,譚強用來炆鴨,吃得我整個人醒晒,睡意全消,他又送我幾十顆,叫我回家煲雪耳糖水,說滋潤補益。鳳眼果又名「七姐果」,應該是因為七姐誕前後的時果而得名,它生長的樹叫蘋婆樹,所以又有人叫它做「蘋婆」。

        鳳眼果是廣東特產,以前香港有很多,很多香港人都識食,後來城市化厲害,青山綠水尚且不能留,何況樹!鳳眼果因此買少見少,新一代只識西方的榛子和糖砂炒栗子,鳳眼果根本不知是乜東東。

        譚強是有心人,不肯用化學食材入饌,他對自己的飲食也很嚴格,寧可食少一餐,也不肯亂食,現在吃自己種的鳳眼果,當然放心。這天除了吃鳳眼果,還有幸吃到特別肥美的鱭魚,他將這種海魚用鹽水浸一晚,製成鹹鮮,肉質略收緊,別有一番風味。

        梁家權

        
回應 (1)
我要發表
2011/08/13 13:31:33 回覆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