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why」麥雅端
DI「why」麥雅端
DI「why」麥雅端

HKDA

2011/11/24 10:43:34 網誌分類: 生活
24 Nov
        最近比較忙,這最主要是因為我們這個行業的工作周期性問題。臨近聖誕,我們食廣告飯的,在這個大節即將來臨之際,如果還找不到工作,恐怕今年要吃穀種了。除私人工作外,今年還有一些義務工作,就是到工會幫手。我所說的工會,就是香港設計師協會(HKDA)。

        剛舉辦的「環球設計大獎2011」,是協會兩年一次的盛事,這活動除了須要動員協會的所有委員外,我們還從本港大專院校招聘了一批臨時工協助。

        每次舉行這項活動時,協會都會從外國邀請一些國際知名的大師級人物來港。他們會先為我們做評判,然後舉行講座,從繁多的國際參賽作品中選出優勝者。設計工作很廣泛,但我們把設計大獎賽分成以下四大類別: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空間設計及新媒體設計。

        最後的一個類別是較少人認識的類別──邊緣藝術(OUTofboundary),這是着重藝術成份多於商業成份的一類設計,根據過往紀錄,這類別的得獎作品大多是比較曲高和寡。

        今年邀請到的國際大師如過往一樣,都是來自不同國家,他們是所屬界別中的翹楚,今個月初為我們舉辦了一個「殿堂級設計大師講座」,內容涵蓋不同設計範疇,業內人士和就讀藝術和設計系的學生踴躍參加。由於他們的知名度高,而且座位有限,以致向隅者眾。至於設計大獎賽,參賽作品按上述六個類別分類,它們來自世界各地,也已經由幾位大師所組成的評審團評審完畢,有關結果很快公佈,獲獎作品將公開展示。

        我加入了協會已超過八年,入會時是委員會中最年輕的一個,但至今仍是,即是說委員會內完全沒有八十後和九十後,這令我不無感慨。雖無實際報酬,但讓我獲益良多,擴闊了社交圈子。以每兩年舉辦一次的設計大獎賽為例,我可近距離接觸國際大師,讓我對國際設計藝術趨勢加深認識。另方面,協會中人都是從事廣告界的師兄師姐,有甚麼問題,很容易從他們找到答案。

        麥雅端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