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識滿天下
商識滿天下
商識滿天下

欲知對岸事 就要先渡河

2012/09/28 08:41:55 網誌分類: 生活
28 Sep
        二千年,陳筱芬博士加入星島集團,當上《求職廣場》掌舵人,推動部門運作。工作至今,陳筱芬已榮升為《求職廣場》出版人及行政總裁,專責集團招聘及教育進修雜誌出版、網站及教育展覽業務。經過長年浸淫管理教育,陳筱芬以不一樣的方式提升《求職廣場》的發展潛力。她是一位為變革而來的使者,帶領公司乘時渡江,把公司帶進對的時勢裏去,扭轉發展停滯不前局面。她先把公司的問題抽絲剝繭,然後分成以下三類:

        第一是產品性質:作為一份跟隨報紙出版的印刷媒體,更需要強調其產品的獨特性,讓它能跳出附屬品的框框,因此在發行量、讀者群、閱讀習慣、內容、包裝以至手感也須一一仔細關注;

        第二是人性:在這個互動的世代,消費者開始懂得詰問產品目的。因此,陳筱芬為產品注入人性化的意義——「創建更好的生活」(GetBetterLife),鼓勵人們找份好工作,努力向上,裝備自己,從而建立美好生活,打破人們只為糊口而工作的習慣;第三是如何幫助這些東西變得網絡化,這一部份就是她打造「成名作」(SignatureProject)的重要一步。

        取締單向溝通開拓互動新領域

        曾有人說:「世界上最好吃的,吃得最飽肚的就是吃時勢!」陳筱芬把網絡的潛力充份運用到《求職廣場》上。她先從人才着手,在傳統的印刷班底,再加上能運作網站的員工、把讀者群轉向年輕化、亦重新對求職者搜尋工作的意識和習性作研究。

        從印刷轉型至網絡,《求職廣場》不再是單向性的派發印刷媒體。在這個知識型社會,她了解到回應的重要性。當印刷年代只能單向灌輸時,網絡開拓互動的新領域。陳筱芬指透過網絡營運,能得悉瀏覽人數多寡、人們何時進入瀏覽、作出有多少回應等,這一切資料都變得有數據可依。更重要的是網絡年代屬「你情我願」,就是《求職廣場》提供平台,求職者自願進入,跟從前「質」進手心或順手拈來的一份印刷品相比,數據來得更具說服力。再者,這樣的數碼廣告模式,不但功效頗大,而且客戶的花費反為更少,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陳筱芬就這樣為星島《求職廣場》開拓了一盤新舊經濟合體的生意。

        本欄由中大EMBA課程專訪成功機構,冀讀者能從中借鑑其成功理念及心得。

        由陳志輝教授統籌

        (中大EMBA課程主任)

        
■陳筱芬博士將《求職廣場》轉型,利用網絡開拓互動的新領域。
■陳筱芬博士將《求職廣場》轉型,利用網絡開拓互動的新領域。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gg
gg 2020/10/16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