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府風
學府風
學府風

中大校友談宿舍「那些年」

2012/10/15 08:41:29 網誌分類: 生活
15 Oct
        住宿是大學流傳「必做」的五件事之一,近年大學宿位難求,除了實際交通需要外,學生對舍堂生活的追求亦是主因之一。袁效仁看過最近出版的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校友刊物,一名六十年代畢業的校友,與讀者分享「那些年」的舍堂生活,揭開中大宿舍發展不為人知的一面。

        中大崇基學院擁有十幢宿舍,部份更加有數十年歷史。不說不知,原來中大早期短暫出現過名為「大學新村」的宿舍。六七年畢業於社會工作學系的校友黃乃彭撰文,指出於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期,現時位於崇基的牟路思怡圖書館和學生飯堂「眾志堂」尚未建成之前,原是幾所平房,曾被校方用作宿舍,由學生命名為「大學新村」,黃乃彭則是首任「村長」。

        寫名字佔牀位

        他說大學新村因靠近農地,各類蛇蟲鼠蟻隨處可見,為了爭奪較佳的牀位,學生可謂各出奇謀,「當日最佳牀位設於門前左角,但早已有人寫下名字霸佔了。我趨前細看,竟發現該名字為陳大文!於是我對大家說,陳大文佔的只是小牀,而非牀位;然後我請幾位好友先把牀移開,再把自己名字寫到該牀位地上,最後成功以此小計奪得理想牀位。」

        黃乃彭又分享,「玩新生」可謂是歷久不衰的活動。當年他們作為「新鮮人」,曾被居於「大宿舍」的學兄叮囑要於早上到球場跑步。大家雖明知道是玩新生,但也入鄉隨俗,「第二天我們摸黑起牀,跑到球場,索性就聚在最近大宿舍的一角大呼大叫,把師兄們一一吵醒,後來拉他們到球場一起跑圈,最後也不知是誰被耍了。」

        洗澡高歌抗寒冷

        現時新落成的大學宿舍,居住條件可謂愈來愈好。黃乃彭回想,當年的大學新村並沒有熱水供應,每到深秋過後,宿生要步行到大宿舍洗澡,「有些宿生在洗澡時引吭高歌,以抗寒冷……又有一次水壓不足,水來得甚慢,且夾雜黃泥。」

        袁效仁認為,大學舍堂生活之所以令學生趨之若鶩,一方面是可以培養自立能力和群體生活精神,另一方面與同儕之間相處的回憶,更是珍貴。

        袁效仁

        
■中大宿舍。資料圖片
■中大宿舍。資料圖片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Candy
Candy 2016/11/14

請問邊到可買到Ben Sir揀篤笑的入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