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why」麥雅端
DI「why」麥雅端
DI「why」麥雅端

恭喜發財

2014/02/06 08:53:06 網誌分類: 生活
06 Feb
        上述的四字詞,相信是農曆新年最多香港人的祝賀語,印證了大多數人都喜歡發財,愈多愈快樂。不過,亦有人覺得,太多錢並不一定會讓人更快樂。

        貧困的生活,當然無人想過。孤家寡人還好一點,有錢時吃豐富一點,無錢時勒緊褲帶。但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由早到晚日做兩份工,都只能勉強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開銷,子女的書簿費已成問題,莫說買電腦之類的貴價品。不過,匱乏是一個很好的激勵因素,父親可教導子女領悟金錢的意義,以及自食其力與辛勤工作的美德。

        當你變得富裕了,例如中年事業有成,連年升職加薪,達到年入六十萬元了。不過,這卻未必一定能夠讓你當個更好的父親。

        有錢,的確可以向子女提供豐富的物質,請更好的補習老師,使教養子女的工作更輕鬆。不過,金錢與任何其他事物一樣,其功能都是有極限的,過了極限,功能就變得強弩之末。為甚麼會這樣呢?研究快樂之源的學者指出,家庭年入六十萬元這個數目是一個臨界點,更多的金錢將不會再帶來更多的快樂,過了這個點,金錢效用就呈現「邊際效用遞減」。

        你年入六十萬元,你的鄰居年入八十萬元,那多出來的二十萬元,只意味他可以買更貴價的物質,例如穿名牌衣履、名錶、貴價手機、送子女到海外受教育等。然而,貴價的物品,並不代表更高享受或令你更快樂。反而,你的名錶及名牌手機可能會讓你成為匪徒搶劫的目標。送子女到海外讀書,很多父母是不喜歡的,一來是兩地分散,二來是怕鞭長莫及。

        我們日常也會遇到「邊際效用遞減」。當我們外出口渴,都會買一瓶普通的蒸餾水解渴。有錢的買進口礦泉水,其功能也是解渴。要是買大裝的,喝不完變成浪費,勉強喝,只苦了自己。

        麥雅端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