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聲集
恒聲集
恒聲集

多元教育 利培人才

2014/06/27 08:47:49 網誌分類: 經濟
27 Jun
        本港國際學校學額不足問題一直受到關注,因為大家都知道,香港經濟能否持續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要看本港能否辦好教育,培養人才。

        繼誕生過六名諾具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名牌商學院「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思商學院」,以及國際貴族學校運營集團NAE將於今年在香港開辦學校之外,較早前又再有兩個著名海外教育團體宣佈來港辦學,包括︰新加坡名校伊頓國際教育集團,將分別在大潭及大埔開設幼稚園,更打算未來開辦小學及中學;另一家是創立於美國矽谷的國際幼兒名校SafariKid,今年也將進駐香港,在薄扶林開設第一所位於東南亞的分校。

        有國際名校和教育集團陸續來港辦學,筆者認為是好消息。因早前教育局委託顧問做的研究數據顯示,到二○一六至一七學年,僅就小學而言,本港將欠缺四千二百個國際小學學額。

        正如特首梁振英曾提及,他與多個外國商會交流時,收到反映,認為香港的國際學校學位不足,使一些高層人員因未能解決子女讀書問題而裹足。

        筆者曾擔任過大學撥款委員會委員,知道政府對每位大學生的平均資助每年高達二十萬元,若加上中學、小學及幼稚園等,一年的教育開支超過六百億元,是政府的最大負擔。所以,筆者一向贊成吸引國際名校來港辦學,一來可紓緩學位的緊張;二來這些私校經營上是自負盈虧的,不用公帑補貼;三來有利教學模式多元化,讓本港學生多些選擇。更重要的是,國際名校有助吸引更多人才來港定居,毋須再擔心其子女的教育問題。

        國際名校愈多,除了容易會聚人才,培養出來學生將來亦有可能留港發展,對香港有利無害。

        其實,香港除了應設法吸引更多國際學校來港辦學之外,本土的私立和直資學校也不妨增加,因為私立、直資等學校的運作,比官津學校有較大自主權和靈活性,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更有利於對學生因材施教,讓學生可以發揮所長,有利培養出各類不同的人才。

        目前,直資中小學校和私校的數目,只佔全港整體中小學校一成左右,大有發展空間。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

        李秀恆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