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靈
潘國靈
潘國靈

幾齣荷里活新片的中國形象

2014/07/14 08:43:51 網誌分類: 生活
14 Jul
        用幾齣荷里活大片來說荷里活的中國形象或有點以偏概全,但近一年來以下幾齣我想也是不容忽略的,我沒有結論也沒想透,僅闡述出來供讀者參考,能獲高人指點就更好了。

        先是去年奧斯卡猛片《引力邊緣》(Gravity),廣袤無邊的孤寂宇宙超越人類疆界,但也不完全是。航天災難肇因於俄國導彈擊中人造衞星,造成連鎖反應擊落大量碎片,除了Ryan(SandraBullock飾)和Matt(GeorgeClooney飾),「發現號」(Explorer)人員全軍覆滅。Matt自我犧牲,Ryan死裏逃生,唯一可重返地球的希望在登上中國的「天宮號」太空船;結果她登上了,卻因太空船駕駛艙標板語言不通而幾近失敗;但片中人類證實克服了上帝「巴別塔」各人說着不同口音語言的詛咒;千鈞一髮Ryan成功發動駕駛艙,宇宙拯救還得靠國與國之間的連繫,「中國」成了宇宙救星,在電影中應不純是偶然吧。

        「中國」在荷里活巨片中再不只是「他者」、「異類」,以及非「邪惡軸心」。另一齣也出現了中國元素的科幻大片,我特別留有印象的是早前新拍的《鐵甲威龍》(Robocop)。基本故事沿襲一九八七年原作,底特律警察AlexMurphy給兇徒重創,唯一倖存下來的可能是給改裝成「機器戰察」;新版在人機混合體之外其實加上了更多內容,如背後政、商集團的權謀瓜葛,也注入一些存在和哲理如關於自由意志、人性反抗的着墨,後者較為人所忽略,有機會再談。新版《鐵甲威龍》也加入了「跨國元素」,Alex成了「鐵甲威龍」後,重新要學會適應身體,富爭議性或高度秘密的科技實驗不能在美國進行,中國遂成了境外的實驗和訓練場。於是本是美國財團、科學家、政客的產物,今回竟或多或少摻雜「中國製造」成份(電影原聲大碟有一首樂曲叫《MadeinChina》)!「機器戰察」在新版有了黑色酷型及流線新裝,中國的功勞不可抹煞呢。雖只是加工訓練場,但畢竟也非「山寨廠」或「世界工廠」,也在高端科技有一角色了。實情也許離此甚遠,但片中中國(場景好像有點農村,不知在哪)的形象不差,或者也象徵美帝思想對中國力量的不可輕視或不敢玩弄?

        至於最新的《變形金剛:殲滅世紀》,中國力量似乎又更強大了。那家製造「變形金剛」的科技集團,背後的「持份者」除了CIA密探、瘋狂科學家外,還有由李冰冰代表的中國投資方。事實上,此片本身就有中國資金參與,事前的選角、斟景至行銷都出現大量中國元素,除了為《變形金剛》第四集帶來電影新元素外,背後都充滿各種商業計算。結果電影亦順理正章地選中北京和香港作拍攝場地(香港一段尤其成為話題,有機會另文再談);「博派」和「狂派」變形金剛由美國德州打到芝加哥,再無端直剷北京和香港;令香港觀眾看得不爽的是香港幾乎被夷為平地之時,北京中央政府一記電話說隨時待命給特區作支援,官員氣定神閒一臉篤定,怎不叫香港觀眾心有戚戚然?中國形象要洗底,重新建構「軟實力」,曲線由荷里活電影主動逢迎,比在紐約時代廣場賣自家製造的形象廣告,要有效百倍得多。怪不得《鐵甲威龍》和《變形金剛》在內地票房連番報捷,除了滿足中國觀眾看大片、被電腦特技狂轟之餘,它們也滿足中國人在大銀幕裏,看到自己在國際形勢下的自我良好感覺。潘國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