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靈
潘國靈
潘國靈

自戀世代孩童

2015/11/30 08:41:08 網誌分類: 生活
30 Nov
        早前說到在現今過度肯定、積極過動的功績社會中,以父母管教孩子之道最能反映其中癥結,韓炳哲在《倦怠社會》中亦談到自戀文化,這令我想到著有《唯我世代》(GenerationMe)的美國聖地牙哥大學心理學教授JeanM.Twenge的另一近作《自戀世代》(NarcissismEpidemic),裡頭亦有不少篇幅談到子女教養,雖以美國社會為主,放在香港來看,也許有過之而無不及。

        首章「自我欣賞奇觀」便不乏兒童教育方面,書中說到目前最受歡迎的文化訊息之一,是告訴孩子他們很特別。《自戀世代》的另一合著者──美國喬治亞大學心理系副教授W.KeithCampbell說到一個事例,她一天打開女兒幼稚園的每週課程表,發現那群三歲小孩每天上學的第一件事,竟是高唱一首歌詞填上「我很特別/我很特別/看看我」的歌曲,這首歌原來還是取自全國幼稚園教育資源。另一作者Jean則談到自己另一親身經歷,她一次與女兒逛寶寶反斗城,結帳時被櫃台上展示的兒童圍兜分了神,那些粉紅色和藍色的圍兜上,寫上大大小小的字母標語,如「少女殺手」、「超級名模」、「公主」,以及兩種顏色都有的「我是老大」。非常尋常,然而又觸目驚心,正如作者說:「這只是助長自戀現象的新子女教養文化中的一景。」

        教育是一環,父母如何管教也是一環,彼此互相配合,共同將孩子塑造成一個個「小王子」或「小公主」(作者在書中稱為「公主式教養」)。依作者說,向孩子強調自我欣賞其實是相當近期的教育方法。書中第二部「自戀現象的根源」就從這點說起,作者勾勒子女教養方式在過去幾十年的轉變歷程,譬如在父母期望孩子擁有的特質中,「服從」一項的重要性,從一九五八年有調查評估以來持續下滑,至二○○四年達到歷史新低。誠如作者所言,現在父母放棄對小孩展現權威的現象愈來愈常見,過去孩子想博得父母認同,現在反過來是父母希望獲為孩子認同,以往孩子知道誰是家中「老大」,現在孩子才是「老大」,父母成了他們王室中的子民,或者隨從。如果老式教養講求淡化物質、禮貌和紀律,現在則是物質主義、過度溺愛,以及讓孩子握有主控權。孩子現在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獲得掌聲和「認可」(想想幼稚園畢業戴四方帽,各種各樣的證書)。「過度肯定」日常化,昔日的「禮教方式」轉向今天的「公主式教養」,是為「規訓社會」過渡至今天「功績社會」之寫照極致。

        《自戀世代》採實證研究方法,援引大量科學研究和社會調查數據,描述自戀文化的現象和趨勢,也把它看作一個社會問題以至疾病,並企圖提出一些緩解和解決之道。讀的時候覺有點大費周章,其實自戀文化就在我們周圍,俯拾即是。當下的「公主式教養」正在助長孩童的「自戀文化」,我想,不用太多研究分析,現在大部分父母其實也心知肚明,問題是很多父母似乎一邊叫苦於孩子患了「公主病」(或「王子病」),一邊卻沾沾自喜於成為被孩子牽着鼻子走的「孩奴」,一邊作「犧牲者」一邊作「合謀者」,裡頭有一種非常微妙的自由勞役幸福心態(跟「房奴」心態竟有點相似)。也許能讓自己的孩子感覺被溺愛,也是自身成就的一種曲線證明。我不肯定以上種種是否全都可歸結入「自戀」二字之下,但自戀文化的「全球化」,確是認識當下社會的一把鑰匙,是時候把它放回議程。

        文:潘國靈

        香港作家、專欄作者、大學講師。近著有小說集《靜人活物》、《親密距離》、城市論著《第三個紐約》、詩集《無有紀年》等。www.lawpun.com

        潘國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