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劍崙
詹劍崙
詹劍崙

維權要認清對錯

2020/04/06 12:45:49 網誌分類: 經濟
06 Apr
          滙控(○○五)不派息事件弄得滿城風雨,股民正常反應是覺得滙控出爾反爾,股價除淨了還隨便更改派息政策。但實情是「股東及有意投資者於買賣股份時,尤其在除淨日至有關條件達成前期間,務必謹慎行事。」就如很多私有化方案在股東大會上被否決後,股價隨即打回原形,而很多交易或派息是要通過後才能生效。筆者以往經常主持上市公司股東大會,也遇着不少熟知程序來開會的小股東,所以投資者應該要認清程序,否則後果自負。

          滙控之前市盈率約二十倍,根本就不值博,很多投資者買滙控心態是為了收息。滙控管理層也深知公司價值所在,去年派息比率高達八成,可媲美房託基金的九成,但房託基金派息比率是條例規定,而滙控派息高低是要配合經濟情況。要對銀行股作出合理估值,一定要參考市帳率,派息比率還是其次。國際銀行市帳率一般介乎零點五五至一點一倍,隨着經濟周期上落,遇上黑天鵝事件如疫情發生,股價可能長時間維持在低市帳率,因為已難有增長前景。

          在疫情不明朗下,英國審慎監管局限制銀行派息亦無可厚非。民主國家也是由政府主導,實情是有足夠證據證明,社會主義政府更有能力及效率處理金融或疫情危機。

          如果社會人士或業界代表,還要在這次滙控事件上維護權益,應該要認清對錯,如果上市公司不能輕易遷冊,也不會出現如今情況,要爭取表現也要找對目標,不能訴諸無理情緒發洩多於實際。

        金融發展策略研究所所長

        詹劍崙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