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府風
學府風
學府風

哈佛大學開「幸福課程」

2009/03/02 00:00:00 網誌分類: 生活
02 Mar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除了本港的大學投資失利,美國亦有不少院校投資損手爛腳,其中美國名校哈佛大學的投資更出現八十億元虧損,被逼逆市加學費、推行提早退休計畫等。不過袁效仁知道,面對當前經濟低迷,哈佛大學亦同時開辦一門「幸福課」,成為該校最多人報讀的課程。

        從日常生活尋幸福

        這門課的正式名稱是「積極心理學」,由心理學系教授TalBen-Shahar任教,吸引包括家長及校外人士逾八百人報讀,若連同他任教的另一個課程,共有近五分一哈佛本科生曾上過他的課。

        不過學生要「得到幸福」也要付出「代價」,包括每星期交一篇短文、參加中期及期終考試,以及完成一個口頭匯報等,相信功課量比本港大學同類課程還要繁重。

        TalBen-Shahar的成功之處,在於將嚴肅的課堂結合日常生活,並總結「幸福秘笈」,包括接受自己的感情、認清幸福的真正意義、簡化生活騰出更多時間、注重身心健康、學會表示感謝等,這些都值得大學生參考。

        他認為,現時許多人都視金錢為最重要的「幸福指標」,不過他建議大家可以把人生視為一盤生意,負面情緒當作支出、正面情緒看作收入,只要調整心態,視「危」為「機」;同時接受自己面對逆境時出現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然後想辦法令自己好過一點,便可以「轉虧為盈」,得到幸福。

        面對減薪裁員潮,袁效仁明白應屆畢業生會擔心就業問題,不過若與○三年沙士的畢業生相比,各院校都推出各種升學、就業措施,加上財政預算案預留一億四千萬元,為四千名畢業生提供實習津貼,應屆畢業生無疑比較幸福。

        畢業生應心存勇氣

        其實今次政府推出的保就業措施對大學生略為過於呵護,某程度上反映大學生欠缺勇氣。

        袁效仁希望借此鼓勵打算投身職場的應屆畢業生,要具備逆境求存的勇氣、敢於接受較低的薪酬,並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相信對於畢業生而言,這將會是他們人生中重要的一課。

        袁效仁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Candy
Candy 2016/11/14

請問邊到可買到Ben Sir揀篤笑的入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