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府風
學府風
學府風

貪暴利釀金融海嘯

2009/03/16 08:45:06 網誌分類: 生活
16 Mar
        早前滙控推出供股計劃,更曾出現三秒內股價暴跌四元的慘況,無論富豪抑或小市民均被迫「坐艇」,令本港更添愁雲慘霧。

        在接二連三的衝擊下,不少人都會尋求心靈慰藉,袁效仁知道,浸大宗哲學系於早前為預科生而設的「文學院日」中,就從不同宗教的角度出發看金融海嘯,推廣課程之餘亦為香港市民打打氣。

        浸大學者宗教分析

        聽負責活動的宗哲學系高級講師陳士齊講,當日以短劇的形式,向預科生介紹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和無神論者對於金錢的看法,若果追本溯源,基督教可謂今次全球金融海嘯的「兇手」。

        他解釋,基督教強調「人必須辛勤工作」,但過去數十年受資本社會影響,逐漸被演繹為「追求最大利潤」,結果發明出各種衍生工具,引發金融海嘯。不過陳士齊補充,其實基督教是反對人成為金錢的奴隸,而天主教亦認為人不應對金錢過於執着,並強調關心弱勢社群。

        另外,在上月公佈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及改革稅制,以發展伊斯蘭金融業,陳士齊解釋。伊斯蘭教規定,不能通過借貸賺取利息,但容許通過買賣獲利,故香港將需修改稅制以配合其教義。他又笑言,若果全球都採用這個觀念,就不會出現今次因次按危機而引發的金融海嘯。

        陳士齊又指,現時無論市民抑或城中富豪身家都「大縮水」,情形與佛教「眾生平等、眾生皆苦」有異曲同工之妙,故此市民毋須過於憂心,而且佛、道二教又指出錢財只是虛無之物,建議大家應放下對金錢的執着。

        擇善而執樂觀面對

        至於大家應如何面對金融海嘯?袁效仁無意硬銷各種宗教信仰,但綜觀上述各種教義,均認為人不應因為金錢而煩惱。連無神論者也認為,金錢只是人類創造的文化,根本沒有必要成為金錢的奴隸,一生人都為財富而煩惱;希望大家能參考各種宗教的說法,以樂觀態度面對逆境,定必可以安然度過今次的金融海嘯。

        袁效仁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Candy
Candy 2016/11/14

請問邊到可買到Ben Sir揀篤笑的入場卷?